荷里活广场凶杀案|引社会不安恐掀模仿 犯罪学家吁毋须过分担心

撰文: 谭皑璧
出版:更新:

钻石山荷里活广场昨日(2日)发生谋杀案,事隔不足24小时,今日(3日)美孚新邨又出现持刀汉,引起社会人心惶惶,担心事件会出现模仿效应。有犯罪学家指出,除非有大量不满社会制度的情绪或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可能会激发一些有反社会人格倾向人士,模仿案中疑凶去做出如此极端的残暴行为,但本港过往甚少出现类似情况,吁市民不用过分忧心。

▼市民协助救援伤者▼

+2

模仿犯多有异常反社会人格 迷恋犯罪形式有样学样

犯罪学家钟灼辉指出,一般人如没有犯罪倾向或异常人格,很少会因为接触到杀人事件的血腥画面和资讯,从而模仿犯罪;但如果有人本身已有犯罪倾向或异常反社会人格、边缘人格,经传媒大肆报道或社交媒体传播相关资讯,加上该人士迷恋有关犯罪形式,的确有可能会受到影响,有样学样去模仿。

若出现模仿犯,则反映社会或早已存在深层次问题,例如对社会制度有很大不满情绪或者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才会形成这类人士潜伏在社会大众中,需要透过这些极端残暴行为去宣泄情绪,否则市民大众未必需要如此担心。

他又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以前模仿犯罪的主要传播途径,透过电视、电影或新闻报道,现在经由社交媒体已很容易传播及引发模仿效应,因此,他建议大众减少转传有关案件的血腥暴力画面或仔细情节,可助减低模仿犯罪的出现。

▼警员到场制服及拘捕疑犯▼

随机杀人属乱性发泄仇恨 犯罪学家:难防范但毋须太担心

另一位犯罪学家黎定基则指,随机杀人与模仿犯罪不同,若犯案者本身是精神病患,在精神错乱时,被某些事情触发心里的怒气和不安情绪,无法控制自己,引发出现仇恨心理,从而想方法宣泄于他人身上,无论对象是否其朋友或只是路人,都有可能令他出现这种随机杀人倾向,过往在日本、台湾及外国都发生过类似事件。

犯罪学家黎定基指随机杀人,大多是犯案者有精神错乱,被外在环境激发情绪和仇恨心理,从而想方法透过攻击性行为去宣泄。(资料图片)

▼案发后现场情况▼

+4

黎定基又指出,随机杀人是乱性的行为表现,无法知道何时会发生,社会大众很难去防范,只能安排有关人士接受药物及跟进治疗,追踪有关个案。他亦补充,随机杀人案例在港甚少见,相信引起的恐惧性多过于模仿性,认为市民不用太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