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繁殖率升 刘宇隆:感染数字无意义 市民不需做惊弓之鸟
香港走上复常之路,惟新冠病毒的即时有效繁殖率,由上月初不超过1,升至近日的3。政府专家顾问、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今早(11日)于电台节目指,即时有效繁殖率的增长需要视乎基数,市民毋须执著,“而家再睇返有咩感染,系冇乜太大意义”,反之污水监察更为准确。他又提及,目前感染情况与去年高峰仍有距离,重症及死亡情况亦不严重,市民不用成为惊弓之鸟 。
根据港大资料,近日新冠病毒的本地个案即时有效繁殖率,升至大约3的水平,即每名感染者,可传染予3人。刘宇隆今日于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即时有效繁殖率的增长需要视乎基数,回顾本港感染数字,3月中约有30宗确诊,目前则每日约100宗确诊,呈报个案亦只属冰山一角,因为严重个案才会进行检测,市民不应成惊弓之鸟,执著于即时有效繁殖率。
刘宇隆:感染数字无意义
他认为,即时有效繁殖率波幅很大,“而家再睇返有咩感染,系冇乜太大意义”,因为大部份人已感染及接种疫苗,应该聚焦感染后出现重症的市民,提及根据医院管理局数据,因为新冠肺炎入院每天只有几十名,严重的病人只有数名;过去两星期因为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数则只有1个。刘宇隆说,市民近日对于疫情较为放松,外游人数及来港人数增加,交流增加,才会提升感染率,相信上升会持续,但肯定不会如去年般严重。
▼4月10日 复活节假期最后一日罗湖口岸返港人潮▼
刘宇隆续指,污水属较为客观的数据,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用厕所,可看到病毒于本港市民传播的情况。他表示,目前每公升污水有13万至14万拷贝的病毒,相对于去年最高峰时的200万拷贝以上,目前仅属几十分之一;加上市民打针及感染后免疫力提高,如无其他长期病患则可自行痊愈。
他认为,新冠大流行结束需要一定时间,市民或需两至三年时间才可以“平常心 ”应对,强调“唔会冇感染,一定有感染”,但由于大部份人感染后并无病征,所以尽管感染亦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