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修例引入海外护士 议员关注质素问题 护协倡保障本港培训护士
政府拟修例引入海外护士,当中设特别注册渠道,护士在医管局等机构做满一定年期可以免试执业。在今日(10日)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上,多名议员担心修例后难确保质素及关心会否如海外医生般,设立先决条件才可经相关途径来港。香港护士协会今亦指,政府当局应确保非本地培训护士的资历,在引入非本地培训护士时,当局需保障本地培训护士的就业机会及晋升阶梯不受影响。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回应表示,很多细节仍未定,当局会徴询及考虑业界意见,由护士管理局作最终决定,又指此类人士须在本港工作一定年期,故卫生署及医管局有资深的医生及护士可以评价其相关工作,借此把关。
预计2030年公营医疗体系护士人手短缺超过3000人
据2021年发表的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整体医生及护士人手短缺问题最严重,预计到2030年公营医疗体系的护士人手短缺超过3,000人。
政府拟修例引入海外护士,当中设特别注册渠道,如海外护士若在本港指明机构全职受雇满一定年期,并获雇主确认表现满意,将获在港正式注册资格,而毋须通过执业考试。另外, 政府亦设立有限度注册渠道,但相关渠道则不能在港获正式注册资格。
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今开会讨论修订《护士注册条例》,实政圆桌田北辰质疑,特别注册途径可免试执业,哪谁会选择有限度注册,以及查询修例条明中指需要在指明机构做满一定年期是指多少年。卢宠茂表示,设有两个渠道是希望可以为条例带来弹性机制,并强调很多细节仍未定,特别注册及有限度注册分别所需的资历以及工作年期,都交由护士管理局决定。
现时海外医生都可以透过免试来港执业,惟要在与本港两间大学相若资历的75间大学毕业。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关注申请人士有何先决条件,例如有何工作经验及学术要求。卢宠茂回应指,修例同样会考虑护士由哪里毕业、负责甚么科,但由于护士不如医生,可以简单透过医学院的排名去作决定,故实际情况仍需徴询并考虑业界意见,由护士管理局作最终决定。
对于有多名议员包括注册中医师、民建联陈永光关注如何确保非本地培训护士的质素,卢宠茂表示,此类人士须在本港工作一定年期,卫生署及医管局有资深的医生及护士可以评价相关工作,故如此类人士最终获认可机构证明工作表现满意,已能很好地证明他们可以帮助本地市民。
劳联立法会议员周小松员关注,本港每年都会有2800名护士毕业,质疑为何仍未能解决现时人手短缺问题,及会否优先聘请香港护士。卢宠茂指出,有不少护士在工作一两年后都离开护士行列,因香港护理同事的工作十分辛苦,形容他们如南丁格尔般“系战场上嘅白衣天使”。
他又补充,受疫情影响来港参加执业试的人减少,以2021年为例,有73人参加第一部分的笔试,只有11人合格,而有8人其后有参加第二部分的实习试,有4人合格。他相信合格率低亦会影响海外护士的投考意欲。
至于修例的目标及成效,卢宠茂表示,如可以填补医管局的护士人手缺口就已不错,但目标当然是愈多愈好。他亦指,本港护士薪酬较英国有吸引力,并归咎现时公院工作环境差,部分是因为人手短缺,故修例可解决目前公立医院工作环境及工时长的问题。
护协:须确保非本地培训护士与本地病人沟通能力
另外,香港护士协会今指,政府在修例同时,应确保非本地培训护士的资历,而在引入非本地培训护士时,当局需保障本地培训护士的就业机会及晋升阶梯不受影响。
护协又认为,非本地培训护士必须具备能与本地病人沟通的能力,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争议,并需确保引入非本地培训护士会在公立医院、护养院等人手短缺的机构任职,避免资源错配同时保证公营服务运作如常。
护协表示,医务卫生局应成立中央统筹机构,整合管理引入非本地培训护士事,另亦可考虑用资助等方式,鼓励海外护士修读持续护理教育课程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