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新闻案|指律政司与法官合谋削弱司法信心 钟:作者同情法官
《立场新闻》被指有17篇文章涉煽动案续审,控方今(7日)就一篇区家麟所写的评论文章盘问前总编辑钟沛权,指文章提到律政司与法官合谋,整个司法程序都是一场“烂戏”。控方指自2019年起,法官长时间受不同阵营攻击,市民对司法信心动摇,文章的不实指控,会削弱市民对司法的信心。钟反驳称若政府不让人反映或讨论不实的指控,反会令指控发酵,更影响公众对司法的信心。钟又认为,文中作者其实是同情法官,其意思是:若法律有问题,无论法官有多公正,也只能依法律做事,无可避免要参演这场“烂戏”。案件周四(9日)续。
控方指《立场新闻》涉煽动的17篇文章。(详看下图)
控方:作者写法令人觉国安法能无限扩权
主控官伍淑娟就17篇文章之一、由区家麟撰写的《穿官袍戴假发演一台烂戏》作出盘问。伍指文中提及《港区国安法》条文中多次出现“等”、“其他”的写法,质疑条文宽阔,罪行几乎“无所不包”,等同让容许律政司横行。但其实“等”及“其他”的写法,亦见于香港其他法例,且《国安法》使用亦有限制,如有些权限只许警方在执行《国安法》时才能行驶,或在涉及颠覆国家安全等情况,综观全文,不会觉《国安法》“无所不包”。但作者的写法令人觉得无限扩权。
钟说当时确有人有此忧虑
钟又说,印象中当时有不少人有同样忧虑,质疑控方在此次审讯中,欲透过对文章逐句挑剔,想为香港未来写评论文章形成红线,或定一套前所未有的框架,自言对此感担忧。
作者想点出控方检控有双重标准
伍又称,文章中提及律政司“告或不告,从不主动解释”。伍说律政司一向毋须解释检控决定,因为讲述原因或会影响案件公平性。
钟称,律政司有需要就重大公众关注案件作解释。伍即回应说,律政司在2019年至少曾就两次检控决定作解释。钟说自2019年后,有些受公众关注的案件最后未有检控,公众认为无合理解释而存在疑虑。钟说作者并非想提出律政司的惯例,而是想提出检控部门的决定有双重标准,有政治检控之疑。
认为作者意指法官无可避免要参与
伍又指出,作者提及“穿起官袍戴上假发演一台烂戏,变作依法治人的法匠”,质疑作者指整个司法程序是一场“烂戏”,律政司更是与法官合谋演出。钟回应称,作者认为若然法律有问题,无论法官有多公正,也好也只能依法律做,他认为作者甚至有同情法官之意,认为他们无可避免都要参演这场“烂戏”,当中并无合谋的意思。
不同意文章会引起司法憎恨
伍续称,法官在2019年后长时间受到不同阵营的攻击,市民对于司法信心有动摇,质疑若有文章不实地对法官作无理指控,容易削弱市民对司法的信心。钟同意当时市民对司法机构信心下降,但认为若政府能快速地对疑为不实的指控作有理的反驳,可增强人们对司法有信心。相反,若不让人反映和讨论,反会令指控发酵,从而影响大众对司法机关的信心。钟说他不同意区的文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会引起司法憎恨。
伍称推翻中共等于推翻国家
伍之后就另一文章,《“煽动”作为一种法律武器》盘问,指作者区家麟称“喊一句‘结束一党专政’,就是指控你煽动的大好良机”。伍称,中国宪法自修订起便确立中共有领导地位,2018年更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加入宪法中,意指推翻中共等于推翻国家,属违法行为。
钟解释作者说法非凭空捏造
钟指是否违法要视乎过程,指“结束一党专政”作为支联会的纲领之一,不曾提出用非法手段达到,不明白一句口号为何会是非法手段。伍说支联会非“嗌口号咁简单”,而是用各式各样手法去推动其纲领。钟重申,该口号叫了数十年,当时突然被视为违法,对此的担忧和不满的人并非少数,认为作者的说法有所依据,非子虚乌有、凭空捏造。
3名被告依次为: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钟沛权(52岁)及林绍桐(34岁),同被控一项“串谋发布或复制煽动刊物罪”。
案件编号:DCCC265/2022
钟沛权自辩撮要。(详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