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公布18区儿童受伤研究 大埔北区录逾万宗
撰文: 黎梓纬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学今日(26日)公布全港十八区儿童受伤研究报告,发现过去11年间,有逾74万人次的儿童因受伤而须接受急症室服务,当中跌伤及被虐的个案数目有上升趋势,整体受伤情况最多为大埔、北区等,录得逾万宗。
研究由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进行,分析由2001年至2012年间,0至19岁儿童蓄意及意外受伤情况,结果发现11年内有逾74.2万人次的儿童因伤到急症室治疗,当中64%是意外受伤,如家居意外、运动受伤等,6%则为遭殴打、非礼等。
18区中,最多儿童受伤的首三区分别是大埔、葵青和北区,分别有逾1.7万宗儿童受伤个案。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叶柏强医生指,上述地区或因社经指标较低故增加儿童受伤风险,包括每户人数多、每月入息中位数低、劳动人口低等。
报告又反映2001年至2012年间,跌伤及被虐个案有上升趋势,分别录得每年平均有近5,300宗及近3,700宗。西贡区录得最高儿童跌伤求诊率,平均每年逾700宗,最低则为中西区,平均约有近200宗。至于被虐个案,研究发现元朗及屯门有最多求诊率,每十万人计算分别有42.6及
38.3名儿童被虐伤求诊,叶医生指或与两区住户的入息及教育水平较低有关,而沙田及中西区则最少,分别只有约14名。
研究团队指希望透过报告,协助各区了解情况,再有效分配资源避免儿童受伤。团队建议政府应设立“损伤监察系统”,检视各区情况以适当分配资源,亦应成立跨界别小组,让医护人员、社工、警察等可就受伤情况提供专业意见,成立中央资料库集中处理及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