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行|应科院与深智城签署合作备忘 启动深港车联网科创走廊

撰文: 马炜杰
出版:更新:

自动驾驶在外国渐趋普及,不过香港目前仍然禁止使用全自动驾驶功能。为全面配合香港特区政府《智慧城市蓝图 2.0》中的“智慧出行”,应科院今日 (27日)与深智城签署合作备忘录,期望在2022至2023年启动深港车联网科创走廊,目标2025年达成车联网互联互通及跨湾区自动驾驶应用的完整设计及落地验证,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高效出行服务。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签署仪式致辞表示,香港地少人多,必须善用感应侦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以应付交通需求,非常期待港深能合作研发智慧交通和车联网技术,为两地居民提供高效便利出行方式。

应科院9月27日与深智城签署合作备忘录,透过今次的合作,应科院与深智城期望在2022至2023年启动深港车联网科创走廊。(夏家朗摄)

车联网即透过实现车辆与周边环境和互联网的全方位通讯,让车辆与车辆、行人、道路基建、互联网之问可以实时传递讯息,为汽车驾驶同交通管理应用提供环境感知、资讯互动与协同控制能力,更可以配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有效判断隐藏危险,提升道路安全。

应科院7月利用5G进行第二阶段车联网公路测试

为全面配合香港特区政府《智慧城市蓝图 2.0》中的“智慧出行”,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自2015 年开始进行车联网科技研发,并于2021 年在香港启动全球最大型的车联网公路测试。今年7月应科院利用低延迟的5G互联网技术,开始进行第二阶段车联网公路测试,并与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展开合作,启动车联网互联互通路线图。

应科院今日 (27日)与深智城签署合作备忘录,透过今次的合作,应科院与深智城期望在2022至2023年启动深港车联网科创走廊,共同开展互联互通的标准体系、智慧基础设施等。

期望2035年达成大湾区智慧交通协同发展愿景

目标在2025年达成车联网互联互通及跨湾区自动驾驶应用的完整设计及落地验证,包括在香港与深圳交界区域如福田创建示范区,将进一步与澳门、广州等地实现车联网互联互通。在2035年则期望可达成大湾区智慧交通协同发展的愿景目标,共同打造一个万物互联的大湾区,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服务。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期待港深能合作研发智慧交通和车联网技术。(夏家朗摄)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致辞时表示,香港和深圳都是大湾区中心城市,非常期待港深能合作研发智慧交通和车联网技术,为两地居民提供高效便利出行方式。提到香港自2017推出首份智慧城市蓝图,勾划出发展路向后,在2020年推出更新版蓝图2.0,推出超过130项智慧城市措施,未来会致力加速香港智慧城市发展程序,让科提升政府的管理效益,让市民更快感受到科技发展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增加幸福感。

而在智慧出行方面,孙东指香港地少人多,必须善用感应侦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以应付交通需求,并提供更便利的出行体验,而应科院于2021年3月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车联网公路测试,由科技园至沙田市中心研究并测试车联网技术在香港道路应用所需的互联网和基建,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奠下重要基础,而第二期测试则会验证车联网应用及提升道路安全。

应科院行政总裁叶成辉表示,应科院的车联网科技早已走出实验室,经过多年来的实地测试,逐步完善实现技术落地,可有效提升行车安全。为了进一步满足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功能全场景应用需求,叶成辉指第二阶段车联网计划将大幅提高即时性与资料乘载量,并加入更多测试元素,如公共交通工具及应用程式等,让智慧协同运作进人一个崭新阶段,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奠下稳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