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财会】加辣后 首置名义入市比例急增至95%
撰文: 李彤
出版:更新:
自去年11月加辣后,市场出现投资者挟首置名义大手入市个案,惹避税争议。据政府资料显示,住宅物业交易中的首置客入市比例,由去年持续不足八成,至加辣后急增至95%。
加辣后首置身份变“矜贵”
运输及房屋局(运房局)今(31日)回复社福界邵家臻就财政预算案的书面提问,内容引用税务局的数字,列出过去五年住宅物业交易中,买家并非任何其他香港住宅物业的实益拥有人(首次置业者)的交易数目及比例。据资料显示,由2013年至2015年间,首次置业者交易数目,每月约由1,467至5,784宗不等,占交易总数比例的71%至84%,而2016年该比例更持续不足八成。
惟自去年11月,政府将从价印花税划一提高至15%后,购入第二套物业的成本大增,可获豁免辣税的首置身份,即时变得相当“矜贵”。税务局数字显示,2016年12月、2017年1及2月,首置客的入市占交易总数比例明显增加至93%至95%,即非首置仅不足5%。当中2月份3,875宗住宅买卖中,占3,620宗属首置客买入。
印花税漏洞惹争议
表面上,数字或让人以为投资者比例已大减,惟事实上,近月一手市场接连出现不少买家以“首置名义”入市,巨额扫入多于一伙单位,如上月有首置客以1.5亿一口气买入启德嘉汇15伙,甚至连前中联办官员亦以首置身份,斥千余万元买入两伙港人港地启德1号单位,令市场质疑印花税漏洞、让“首置名义”最终成为投资者的避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