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食宵夜港女乳癌风险可增1.7倍 吁10点后免进食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夜间进食习惯的女士,患乳癌的风险较无此习惯的女士为高。(黄卓然摄)

夜晚肚饿煮面食,随时增加患乳癌风险!中文大学医学院最新研究发现,有食宵夜习惯的女士,其患乳癌风险较无此习惯的女士高。以时间计算,习惯在凌晨12时至2时进食的女士,是高危中之高危,乳癌风险比完全无夜食习惯的人高1.7倍。

负责研究的中大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教授谢立亚建议,市民应尽量避免在晚上10时后进食。不过,是次研究结果是统计所得,需要进一步研究去确定两者因果关系。

中大于2012年至2015年间访问了1835名20至84岁本港女性,当中922名乳癌患者及913名非乳癌患者,了解她们是否有夜间进食的习惯(每周至少1次晚上10时后进食、持续多于一年时间)。研究亦会了解她们食物种类、习惯进食时间等。

结果发现,160名乳癌患者有夜食习惯,占受访患者17.4%;139名非乳癌患者有夜食习惯,占受访非患者15.2%,计算其他风险因素后,有夜间进食习惯的女士,患乳癌风险较无此习惯的女士为高。

谢立亚指,夜间进食含高能量碳水化合物,例如饭、面,增加乳癌风险比其他食物例如生果、蔬菜及肉类显著。(黄卓然摄)

时间方面,晚上10时至凌晨12时进食的受访者,患乳癌风险较完全无夜食习惯的人高80%。风险最高的是凌晨12时至2时,风险比无夜食习惯的人高达170%,即1.7倍。而凌晨2时至4时,风险稍回落,比无夜食习惯的人高90%。

晚上9时半开始分泌抗氧化贺尔蒙

谢立亚指,是次研究主要是统计分析,未能确定夜食与乳癌是有因果关系,及当中的机理,需要进一进研究证明。但她估计,由于人的生理时钟,一般从晚上9时半开始分泌“褪黑激素”,即一种有抗氧化、保护身体能力的贺尔蒙。

至凌晨2时,分泌褪黑色素的高峰便会回落,至早上7时半停止分泌褪黑激素。如果在上述时间内进食,会抑制褪黑色素分泌,打乱贺尔蒙系统,继而令身体减少抗氧化及保护能力,增加患癌风险。

她补充,数据上显示,夜更进食含高能量碳水化合物,例如饭、面,增加的乳癌风险较其他食物例如生果、蔬菜及肉类显著。她建议市民尽量避免夜更进食,如果真的非常肚饿,可以考虑食生果或蔬菜,不要以饭或面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