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发现一种蛋白水解酶影响产生饱腹感 助研发治疗肥胖药物

撰文: 马炜杰
出版:更新:

一项浸会大学领导的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膜1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MT1-MMP)的蛋白水解酶,会影响后脑激活饱腹感,团队尝试在小鼠模型当中,透过减低MT1-MMP,成功令其食量比对照组减少10%,增加的体重低50%。浸大中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凯亮博士指,今次发现为研发治疗肥胖症的创新药物,提供一个极具潜力的标靶。

王凯亮(左)认为,研究结果为研发治疗肥胖症的创新药物,提供一个极具潜力的标靶。(记者会截图)

浸大中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凯亮,以及临床部主任、曾肇添中医药临床研究教授卞兆祥领导的研究团队,识别了一种名为MT1-MMP的水解蛋白酶,它在人类大脑发出饱腹感讯号的机制中发挥调节作用。

王凯亮解释,饱腹感的讯号是透过生长及分化因子15(GDF15),与位于后脑名为“GDNF家族受体α样”(GFRAL)的神经元受体结合而产生,但MT1-MMP会将GFRAL从脑神经元的表面剪断,阻止其与GDF15结合,降低饱腹感讯号的数量。

团队透过小鼠模型实验,向缺失了MT1-MMP的基因改造小鼠及对照组喂饲高脂肪食物,在16周后发现MT1-MMP的小鼠组食量较少10%,,增加的体重更低对照组50%(浸会大学提供)

团队透过小鼠模型实验,向缺失了MT1-MMP的基因改造小鼠及对照组喂饲高脂肪食物,在16周后发现MT1-MMP的小鼠组食量较少10%,,增加的体重更低对照组50%,葡萄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亦较低,反映缺乏MT1-MMP可避免小鼠出现由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肥胖;团队亦透过药理学方法抑制MT1-MMP在体内的活性,发现肥胖小鼠的代谢参数,包括食量、葡萄糖耐量、体重均有明显改善。

王凯亮认为,研究结果为研发治疗肥胖症的创新药物,提供一个极具潜力的标靶,加上目前研究上在小鼠模型中未见有明显的负作用或反效果,以药物抑制MT1-MMP,是研发能有效治疗肥胖症的药物的可行策略,而下一步除了在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外,亦会于猴子模型进行研究,再会进行临床研究,期望研发更有效的减肥药物,以助解决肥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