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单车项目通宵亮灯 街坊失眠兼头痛 土木署“认衰”检讨
环境局去年推出《户外灯光约章》,旨在呼吁户外灯光装置负责人晚上11时后关掉灯饰,不过政府在大力推行环保政策同时,个别部门反其道而行。天水围单车汇合中心去年底起,每晚逾百灯光装置通宵开启,灯火通明俨如白昼,不少街坊彻夜难眠,有街坊抱怨常受强光缠绕致不时头痛:“要落街买头痛药食。”
土木工程拓展署指,本月8日晚起已关掉中心内的泛光灯,并指示顾问公司和承建商尽快检视该夜间照明系统的运作。
位于天福路的天水围单车汇合中心,是屯门至上水单车径工程的项目之一,整项单车径工程预计于本年第二季内完成。不过,该中心去年底起约逾百个的灯光装置,如高身泛光灯、街灯及低脚灯等,入夜后全部开启,《香港01》上周到访现场,发现该中心与附近民居天慈邨只相距两条马路、距离约100米,远看像个“大灯胆”。
居于附近的低层住户曾生向记者说,其住所的窗口正向公园,由于家中窗帘是纱质,故无法有效阻隔户外灯光,受其光害困扰尤其严重。他续指,妻子为全职清洁工,须清晨5时起床工作,惟到晚上灯光透过窗直接照到床上,加上天花板反光,经常失眠:“有时恰得1、2个钟就要起身返早更,攰到食紧饭都可以恰著。”
另一受影响住户刘太更怒指:“夜晚出面啲光照入嚟好刺眼,𠵱家成日失眠,搅到时不时头痛,要落街买头痛药食。”
陈美莲是当区区议员,她指近三个月接获6名居民求助,估计至少逾百户居民受其灯光影响。她续指,天水围单车汇合中心目前仍未开放,质疑当局通宵开灯是否有需要。
绿惜地球环境倡议总监朱汉强认为,如中心的灯光能照入中低层民居,应是相关灯光装置的设计问题,如灯泡外露或照射角度等。他续称,现场的光度或远大过实际需要,当局应按需要调整灯光装置晚上开启的数量和光度,减少能源浪费。
土木工程拓展署回应指,基于公众安全及地盘保安理由,汇合中心的夜间照明装置自去年12月开始运作,并于本月8日晚开始已关掉汇合中心内的泛光灯,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该署表示,已指示顾问公司和承建商尽快检视该夜间照明系统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