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747宗确诊连续三日跌至三位数 张竹君:放宽措施后预咗反弹
第五波新冠疫情回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16日)公布,新增747宗确诊个案,较昨日的794宗进一步下降,是自2月6日以来,首度连续三日维持三位数。此外,医管局今日呈报新增29宗死亡个案,为2月21日以来最低。不过,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预期,4月21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后,疫情将有反弹的情况,呼吁市民注重个人卫生,“如果放宽咗社交距离,都预咗会有啲反弹,大家记得注意个人卫生,戴返紧啲嘅口罩。”
▼4月17日 复活节假期第二日东龙岛游人众多▼
张竹君表示,今日新增747宗确诊个案,有446宗为核酸阳性个案,另外301宗为快测阳性个案。确诊个案较昨日的794宗少47宗,自2月10日以来连续三日回落至三位数。
新确诊个案中,包括11宗输入个案,10宗是核酸检测阳性个案、1宗是快速测试阳性个案。当中有5宗于昨日抵港、涉及3个航班,包括3A316、QZ745、5J272。亦有2宗于4月15日抵港,涉CX724航班。而余下4宗个案,抵港日为再之前的日子。
至于院舍方面,张竹君公布并无新院舍出现个案,但在已有个案的院舍中,有3间残疾院舍、及7间安老院舍有新个案,涉及13名院友。
▼4月16日 复活节假期第二日长洲逼爆▼
医管局呈报29宗死亡个案 为2月21日以来最低
张竹君亦公布,第五波疫情下,累计死亡个案累达8,926宗,死亡个案分别涉3,680女、及5,246男,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中位数为86岁。个案总体病死率为0.75%,当中96%死亡个案为65岁以上人士,18岁以下人士则有8位。
此外,医管局今日呈报新增29宗死亡个案,为2月21日以来最低。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亦公布,昨日有24名新冠病人离世,分别是11男13女, 年龄介乎55至105岁。当中有两宗较年轻死亡个案,包括︰
.55岁女士,已接种两剂科兴疫苗,患有长期病,包括红斑狼疮症、肾炎。她于今年三月发现肝脏有肿瘤,3月22日安排入住屯门医院,因为血液钙值高,CT值为20,即病毒量较高,转往隔离病房,接受静脉输液及抗病毒药治疗。但病人仍有贫血、血色素下降、肺炎等情况,虽然提供抗生素,但期间血含氧量反复及下跌,提供氧气后情况仍然持续恶化,最终于4月16日离世。
.64岁女性,并无接种疫苗,亦患有长期病,例如“中风底”、肾脏有问题须洗血。她于3月22日,经广华医院急症室入院,病征包括胃口欠佳、疲劳、肾功能弱;并于入院时多次核酸检测,由3月22日至4月2日一共检测四次,分别三阴一阳,但结果CT值大于30,即病毒量较低。
病人入院后,治疗主要针对肾衰竭,其基肝指数高,曾一度过千,经洗血治疗后才有改善。其后病人于4月4日洗血期间,心脏停顿须插喉急救,惟情况持续转坏,亦因肺炎的情况,最终于4月16晚上7时离世。
医管局为复课做准备 安排医院接收更多儿科病人
张竹君表示,就学校于复课后一旦发生爆发,教育局已就情况安排演练,希望能够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及讨论,以尽快应付及处理。她亦指,暂时强制检测以居住单位为首选。
李立业亦表示,医管局亦已做好准备,例如中央统筹委员会儿科,之前亦与不同持份者开会及沟通,希望医院预备接收更多儿科病人。至于其他的社区治疗设施、北大屿山感染控制中心等,医管局亦会考虑方案,支援不同家庭单位的需要。
张亦指,“如果放宽咗社交距离,都预咗会有啲反弹,人流多咗,就有机会呢啲情况。”她希望市民在社交活动之余,亦须保持注重个人卫生,“戴返紧啲嘅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