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勇称6至9个月内必现第六波 促院舍院友打针 有个案快隔离
第五波疫情下,全港九成多安老及残疾院舍有爆发,逾半香港死亡个案居于院舍。社会福利署今早(4日)举行网上研讨会讲解院舍感染控制措施,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在会上指,第六波疫情势必在未来6至9个月出现,倡院舍院友及员工均要接种疫苗,当疫情开始要每日快测,一旦有院友确诊要尽早隔离,若院内个案多则逆向隔离未受感染的院友。
▼3月3日 港大微生物系专家袁国勇到西环新万福护理院视察▼
新冠病毒或再变种 久守必失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在今早的研讨会上指,第五波疫情至今,料已本港有150至400万感染病例,当中逾半的死亡个案是院舍院友,并指院舍爆发跟院内接种率不够有很大关系。他提到,防疫措施未来会放宽、康复者及疫苗接种人士的抗体水平会下降、新冠病毒或再变种,久守必失,料第六波疫情会在未来六至九个月出现。
院友及员工要完全接种三至四剂疫苗
袁国勇认为要应对第六波,院舍院友及员工均要完全接种疫苗、即接种三至四剂疫苗。当疫情出现,他们要每日进行快测;当有院友出现症状,即使未有确实检测结果,亦需立即院内隔离。院舍职员可每四至八小时为确诊者量度血氧饱和度,及早发现早期恶化。
尽快分隔确诊者与未感染院友
院友确诊后,医管局社区老人评估小组或到诊医生会作评估,安排轻症者送往暂托中心,或将病情较重的院友送院。他表明,要尽快将确诊者与未感染的院友分隔,若然院舍内个案多,可采取逆向隔离,送未感染的院友到别处隔离。袁国勇相信,透过这些措施,即使院舍出现个案,亦可减少重症及死亡。
▼2.21 观塘彩荣路体育馆暂托中心接收等候入院长者▼
院舍通风开抽气扇时勿开朝向天井气窗
港大微生物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龙振邦指,当院舍通风不足,若院内有人感染,他们产生的带病毒气雾,有机会飘浮到很远;若然室内有密封到天花的隔板阻隔空气流动,病毒更有机会积聚,增加其他院友染疫风险。
他续指,冷气机只能供应少量鲜风,宜同时打开对流窗及风扇带动气流,院舍可以量度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评估室内的通风程度。就疫情下多次出现的垂直传播,龙振邦提醒院舍,注意室内风向要由干净吹向污糟,当厕所或厨房开启抽气扇时,不要开启朝向天井的气窗,以免令室内变成负压环境,反而将室外或带病毒的气雾抽入室内。
▼不少安老院舍出现确诊个案▼
促院舍员工注意手部卫生
院舍通风只是防疫其中一环,单靠通风不等于能杜绝爆发。港大微生物学系荣誉教授郑智聪提到,要阻止院舍内的接触传播,手部卫生很重要,院舍员工应在直接接触院友前后、进行护理前、接触血液或体液后、以及接触完院友的周遭物品或设备后,均要以清洁双手。
至于口罩方面,郑智聪指KN95及KF94口罩算是较外科口罩高规格的口罩,正面阻隔病毒的功效与N95呼吸器相约,不过侧面则或会有漏气情况。而疫情下院舍人手不足变得严重,他建议员工可先为照顾未染疫的院友,其后再照顾确诊者。
▼3月2日 明爱医院急症室户外帐篷有病人等候▼
院友康复后一个月可接种疫苗
不少业界人士在会上追问院友康复后能否接种疫苗,以及想厘清复阳定义。袁国勇回应指,院友康复后一个月已可接种疫苗,若然院友从未接种,感染新冠可当已打第一针,其后接种的疫苗属第二针。
▼4月3日 天水围天盛苑盛旭阁及盛珍阁封检测▼
建议康复者90日内不要再做任何检测
至于“复阳”、即检测结果再度阳性,袁国勇指,一般康复者的抗体至少有用两三个月,建议他们90日内不要再做任何检测。他续指,“复阳”涉及三种情况,其一是康复者身上有无传染性的残余病毒,其二是康复者抗体减少、遇上新的病毒株重新感染,其三则是一些免疫力低的人士,身上一直带有病毒,甚或仍有传染性。但第三种情况属极少数,若然有亦会留在医院,不会回院舍。
抗药性金黄葡萄球菌院舍常见 社署推26星期除菌计划
除了新冠病毒,抗药性金黄葡萄球菌在院舍亦很常见。院友带菌比率由2012年的21%,增至2020年48%,带菌的院友会更容易有入侵性细菌感染,增加细菌入血及死亡风险。袁国勇亦提到,公立医院每八宗抗药性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有七宗是来自安老院。社署现时有为期26星期的除菌计划,为院友提供消毒液及消毒软膏,分别用来洗澡及搽在鼻内,减少抗药性金黄葡萄球菌的病毒量。
▼2月20日 彩荣路体育馆暂时用作接收等候入院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