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港大医学院料确诊数字已达顶峰 累计感染人数达184万人
港大医学院的最新模型推算,每日新增感染人数于3月4日已达顶峰,预料截至3月7日,全港累计感染人数已达184万人,而确诊数字将在4月23日首次降至1,000宗以下。医学院形容,病毒已在社区中广泛扩散,现阶段当务之急是减低重症和死亡个案。
另外,模型预测截至5月1日,第五波疫情总感染人数为430万人,总死亡人数为5,008人。
▼3月8日 市民外出做运动及赏樱花▼
▼3月4日 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情况▼
料5月中感染人数回落至100宗以下
港大医学院的最新模型推算,每日新增感染人数于3月4日已达顶峰,预料再持续几天至一周将会出现拐点。医学院估计,在4月23日,感染人数将首次降至三位数,即1,000人以下,而从5月中旬起,将会持续稳定在2位数,即100人以下。
▼3月8日 疫情下的市况▼
短期内增万张病床死亡人数可降两成半
医学院认为,目前急症病床数量及医护人手与需求有较大差距。他们估计,当入院病人的数量超过病床上限的1至5倍时,感染后的死亡率将上升10至50%。
医学院推算,若能够7至14天内,增加急症病床数量至医管局总病床数量的50至90%(即约12,000至25,000张病床),料今波疫情累计死亡数字将下降20至25%,即减至约3,702至3,989人。另外,若上述增加的病床在3月21日才能启用,而并非在今日起可即刻交付使用,死亡数字会增加3.5%至6%。
▼3月8日香港市况▼
出现病征后即时服用药物 可显著降低死亡数字
港大医学院亦指,若高风险病人出现症状后即时服用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和Molnupiravir,分别可以降低入院及死亡风险达90%及30%,而广泛应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入院及死亡数字8至25%,即总死亡人数可由5,008人,下降至最多4,622人。
急增院舍接种率对降今波重症及死亡效果不显著
医学院表示,接种疫苗后,人体需要至少两周建立免疫反应,故短期内快速提高院舍疫苗接种率,对降低今波疫情的重症或死亡的效果不太显著,但他们强调仍然是首要任务之一,因当第五波疫情逐渐受控时,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可避免疫情再度大规模爆发。
▼电子消费券计划3月7日公布详情时市面情况▼
再降社交接触一周后入院病人可降三成
医学院又说,若进一步收紧社交距离措施7至14天,例如限制每星期只能出外一次购买生活必需品、严格实行所有雇员在家工作(紧急工作除外)、全日禁堂食、限制跨区人口流动等,或可减少入院病人。不过,他们强调,应参考八达通出行数字,使措施对不同年龄组别的日常活动更有针对性。
他们认为,与第五波疫情前相比,现时生效的社交距离措施约减低社交接触水平71%,若进一步增加至80%,料一星期后每日新增入院的病人或死亡数字可下降30%。除了增病床数目、广泛应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快速提高院舍接种率外,估计再加上14天禁足,能够再减低死亡数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