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倡精简城规程序 向郊野公园及绿化带“开刀”建屋
本港土地房屋短缺问题持续多年,团结香港基金今日发表研究报告指,政府过去8年的《长远房屋策略》,在12万个公私营房屋单位上“走数”,若政府要在未来6年“追数”,2021至2025年的总供应量便要达到30万伙。
报告建议政府精简城市规划程序、简化修订地契补地价和将新发展区拆细等加快建屋速度,至于在觅地建屋方面,则应增加港深边境地区的地积比率,又指本港的郊野公园及“绿化地带”占全港土地面积67%,远超英国首都伦敦和新加坡,促请政府重新审视有关用地的生态价值,将不合格的用地拨作建屋。
团结香港基金发表研究报告,指政府自2013年提出《长远房屋策略》以来,每年的落成量均未能达标,至今已拖欠12万个公私营房屋单位,若政府要填补“缺口”,便要在2021至2025年的18万伙落成量上,再增12万伙,亦即总共需要30万个单位。
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表示,要在短期内增加12万个单位目标,须加快建屋速度、提升各政府部门的工作效能和加大建屋量,因此提出23项建议,包括拆墙松绑,缩减环境影响评估调查、同步开展各期数的详细设计、收地及土地平整工作,并在填海工程期间,同步进行上盖发展的城市规划程序。
报告又建议,政府精简城市规划程序、简化地契修订,并应订立修改地契申请的审批时限,并研究延伸“标准金额”补地价制度至所有新界农地。另外,建议又指应按面积和业权分布分拆“综合发展区”用地,并加快市区重建区的重建步伐,包括减低强拍门槛、研究地积比率转移、采取更具弹性的收购赔偿等。
在公营房屋方面,报告建议,参考过往“私人机构参建居屋计划”的做法,引入承建商一并负责公营房屋的设计和建造,提升发展效率。
▼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2021懒人包▼
指已失去生态功能 倡发展湿地缓冲区
至于香港土地短缺的问题上,政府认为,认增加港深边境地区的地积比率,并应重新审视占全港67%土地面积的郊野公园及“绿化地带”等用地的生态价值,又指目前约 1,000 公顷的湿地缓冲区,部分已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促请政府在平衡区内的保育时,亦要顾及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