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荔枝窝农地复耕 城市人远离繁嚣入村开荒︰人生有好多选择
三百多年前,由曾、黄两姓客家人于沙头角北部的建立了荔枝窝、梅子林和蛤塘三条传统风水村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新界客家人离乡别井移居英国,荔枝窝村开始没落,村落渐人丁稀少。
自2013年起,政府设立乡交保育办公室,保育乡郊文化。一批有心人回到荔枝窝村复耕,既有移居海外的原居民返回村内,亦有被荔枝窝独特风貌吸引的城市人走入乡村居住。
香港大学与汇丰在荔枝窝推展“永续乡郊活化”项目,以艺术、传统客家手艺及农地复耕重新复兴村内生活。近日这个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授予“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殊荣。
“我以前都系城市人,做左廿几年Insurance(保险),放假饮吓咖啡,做吓假日农夫,觉得耕田𠮶两日个能量好好,可以将个Proportion(生活比例)转移。”现时68岁的Keith,村内人人叫他做“表哥”,是村内少数非原居民。8年前受聘参加活化荔枝窝计划做“开荒牛”,此后便爱上荔枝窝的恬静安谧乡村生活,决定与女朋友长居于此地。
“初头呢度冇咩Project,树林好高周围都系,呢度荒废咗好耐。一开始好艰苦,又要行山入,又要搞禁区纸。”受聘了一年多左右,Keith感自己需要有更多空间发挥去管理农田,就参加另一计划以义务性质耕种。“计划向原居民租咗块田俾符合条件嘅人,即系我哋一齐去fulfill(履行)一啲保育要求,维护呢度个环境。感觉呢度参与嘅人都系同自己目标相似。”
“保险佬”受村庄生活吸引 与女友入村做复村开荒牛
Keith与女朋友曾在马屎埔体验农夫生活,认为感觉不错,便想改变以往繁忙工作节奏,寻找合适地方过耕种生活。经介绍下,二人接触到荔枝窝项目,到埗后深深被清幽舒适的村庄生活吸引,“呢度环境真系吸引,真系好靓,空气新鲜个人好舒服,我地两个条件都OK,就想租地方长住。”
Keith与女朋友开始实践村内生活,在Facebook建立专页叫“自然空间在荔枝窝”,不时更新在荔枝窝的时令耕种成果及自家制作的产品,用自己耕种的食用花制作外形别致的“花花雪条 ”,Keith说“冇谂过花花雪条吸引到啲人嚟打卡... 其实人同自然都系一个组合,呢度系一个空间比人同大自然相处。”
村庄生活好丰盛好忙
Keith感叹,村庄生活令他感觉人生有好多选择,做每一件事都可以很专注,“平时朝早六点起身去广场做运动,之后整吓嘢食,就落田做嘢,差唔多到十一点几就食晏,瞓个觉再落田做嘢,傍晚就做家务,唱吓歌煮饭。”他笑说,“咁已经好丰盛好忙,好少睇电视。𠵱家一、两个礼拜就会去出面补吓货,拎啲农作物出去俾人。”
他笑言,现时每次出去城市,反而感觉不惯,四周的步伐很快,外界很多事物会令人分心,“我唔觉得呢度同外界断绝咗,朋友都成日嚟,我只系将个重心放慢落嚟,摆喺呢度。”
原居民回流新界乡村 身在海外常惦记荔枝窝
60多岁的客家原居民黄群英,人人称她群英姐。她表示,五、六十年代荔枝窝村仍然很荒芜,“呢度连个灯都冇。”15岁才第一次离开村庄,跟随父亲“出城”办理证件准备到英国,“第一次出城,好开心,我先知香港原来系咁㗎。”15岁离乡别井跟随父亲到英国,自己打工养自己,在餐馆打工,“初初好惨㗎,十几岁过到去可以做到啲咩?又唔识讲英文。”她续说,在英国常常发梦回到荔枝窝村,但走到家门口便梦醒,总感觉“我入唔到门口,返唔到去。”
2014年初,因要回港照顾年逾九旬的父亲,便从英国回港。起初她打算暂居于沙头角,后来知道政府有项目保育乡村文化,荔枝窝祖屋反正一直留在原地,又见农地开始复耕,便回到荔枝窝,为自己梦中常记挂的地方努力。
三代人的隔阂
群英姐说,即使移居英国五十多年,但从未忘记客家话。她跟父亲之间平常用客家话对谈,移居英国后结婚生子,与子女对话常中、英夹杂,群英姐说“好无奈,我都想佢哋讲多啲中文,但系佢哋喺𠮶度大,习惯咗。我啲仔女同我啲孙,就直情全英文讲嘢。”
移民后,群英姐有时会一家人返港,回到荔枝窝。她指,返回家中感觉很舒服,但她的子女和孙儿,则无法有同样感受,“真系好upset(伤心),有时我喺厨房听佢哋喺厅,用英文倾偈,佢哋讲得好快我完全听唔明。跟住我问佢哋可唔可以讲啲中文俾我都参与吓。”女儿跟她说,他们正在谈他们才懂的话题,“佢哋西方人性格,管唔到㗎喇,佢哋同自己啲子女相处方式,都唔同我同我啊爸咁。”
她续说,几年前在英国退休后,便索性返回荔枝窝长住,透过复耕计划大家开始组织,用不同方式复兴村庄生活。她与其他三名村民合作种植咖啡豆,在村内生活充实,感觉每天都很多“细艺”做。
荔枝窝获“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殊荣
香港大学与汇丰在荔枝窝推展“永续乡郊活化”项目,以艺术、传统客家手艺及农地复耕重新复兴村内生活。近日这个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授予的“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