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六大专科23专病项目一览 机械人送餐 设代煲药服务
将军澳百胜角中医院将于2025年落成。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总监张伟麟受访时称,届时医院会在六大专科设立23个“专病”项目。其中针灸科将于首年开展中风后复康及长期痛症服务;而内科亦在首年开设肿瘤复康或纾缓。妇科专病包括不孕及月经病等;针灸科亦可治疗失眠和面瘫。
中医院揉合传统医术与创新科技,将被打造成“智慧医院”。张伟麟称,团队会引入全面机械人运输系统,24小时自动运送病人的用品、膳食及治疗用品等。手机应用程式将可统筹门诊所有程序,包括预约、手机报到、电子付款等。医院提供自动煎煮药机,“煲好之后包装,有输送带连接,送上病房或者畀佢(病人)返屋企饮。”
中医院将于首年全面开展六个分科,包括内科、骨伤科,针灸科、外科、妇科及儿科。每个分科有一系列“专病”项目,即应对市民需要、集中发展的疾病。针灸科将于首年发展中风后复康及长期痛症;而内科会在首年开设肿瘤复康或纾缓、治未病及老年退化性疾病等。妇科会在五年内医治不孕及月经病等;针灸科将可治疗失眠和面瘫;儿科将可提供小儿脾胃病等专病服务。市民可自行预约普通科门诊,而专科门诊服务则需由中医或西医转介。
医院的65%服务为政府资助,收费参考现有公营制度;35%服务为市场导向,收费由中医院董事局决定。市场导向服务包括“名医中心”、针对调理亚健康的“治未病中心”等,当中至少一成服务以套餐形式提供。
张伟麟又说,将于开院前两年,与保险界洽商中医院服务范围及内容,并考虑自愿医保是否可自动过渡涵盖中医院。
除了纯中医服务外,张伟麟称,希望透过中西医合作达到“一加一等于三”的协同效果。中医院会加入西医元素,将设西医团队,可提供西医诊断、X光、磁力共振、内窥镜及小型手术等服务。他强调医院以中医团队为主,西医比例占两成左右。
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 卞兆祥解释,有些疾病能以中医作主要治疗,譬如新冠肺炎康复者出现肺纤维化,出院后呼吸困难、容易气喘,中药有效改善其临床情况。不过病人服药一两周后,需配合西医检查,包括电脑扫瞄、血氧及肺功能检查等,作为客观指标。其他疾病如中风康复者和慢性炎症等,亦可以类似方法治疗。
另一种服务模式为中西医协作,中西医需共同密切监察病人,例如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出现较严重的副作用,“发觉白血球、血色素跌得好厉害,呢种情况需要用番啲中医帮佢托返个身体。”
中医院不设急症室、深切治疗部、分娩及全身麻醉,若病人病情急剧恶化,或其需要超出中医院可负担的范围,将被送往其他医院诊治,而最邻近的公院便是将军澳医院。
中医院服务将在五年内全面开展,首年主要提供门诊同日间治疗,亦有少量住院服务。张伟麟说:“第一年重点在于团队建立,医院内嘅设施全部都系新,流程点样设计好、令服务顺利帮到个病人。”医院在第二年将增加门诊及住院服务,拟在第三年展开一半。第五年会全面提供服务,即启用400张病床,以及每年31万门诊诊症人次。连同约18万跟进治疗门诊人次,医院每年门诊量接近50万人次。
张伟麟透露,中医院将被打造成智慧医院。团队会引入全面机械人运输系统,可经内部通路进出病房,24小时自动运送病人的用品、膳食及治疗用品等。而中药房亦设有自动存仓系统,透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或条码自动上架及出货,减省人手。
手机应用程式将可统筹门诊所有程序,即查阅资料、预约、手机报到、电子付款等。程式可显示药房位置和取药筹号,病人亦可选择由医院代为煲药,然后速递上门。医院提供自动煎煮药机,“自动计好边只药、去边架机、落几多水、去边度,煲好之后包装,有输送带连接,送上病房或者畀佢(病人)返屋企饮。”
目前医健通系统尚未“打通”中医和西医病历,张伟麟期望,系统将来可让中西医共同查阅完整的病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