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天地】新常态下的专题研习 陈黄的博物馆
大家有没有想过香港会出现“都市传说博物馆”、“穿越博物馆”、“奶茶博物馆”?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中二级同学于专题研习中,尝试把这些创意展现出来!
专题研习作为教育局课程发展纲要中其中一个关键项目,是学生在中学阶段不可或缺的一个学习经历。学校于2019-20年度起,将校内跨学科专题研习改革,新的研习主题为“我们的博物馆”。借此研习,学校希望学生能博古通今,放眼世界。
研习活动由全校老师带领所有中二级学生进行,学生会经历跨学科课堂教学、大讲课、小组研习、博物馆参观等学习活动,尝试运用所学,融会贯通,并以小组形式设计“我们的博物馆”。此外,研习内容还包括制作博物馆小册子(文字报告)、博物馆外观图及平面图、博物馆模型等等。
“我们的博物馆”专题研习支援本校校本课程四大目标,包括C Creative富于创意、W Well-rounded发展全面、S Self-regulated自律自主及F Far-seeing具备视野。学生能透过不同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研习中遇到的难题,打破旧有以学科主导的学习框架,让学生发展高阶思维及创意(C Creative),提升多元才能及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解难能力、创意思维与协作能力(W Well-rounded);并能从学习、思考别人的设计过程中,提升自我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S Self-regulated)及透过参观不同的博物馆,学生能跳出课室,扩阔学习视野(F Far-seeing)。
由于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令外出参观难以进行,师生间于校内进行沟通协作亦困难重重。然而,本校师生均希望能克服障碍,在种种限制下,亦能于新常态中继续学习。学校特将全体中二级学生分为24组,每组安排一位教师作为小组导师,支援学生进行不同研习活动。一个不一样的专题研习经历,就在这个不一样的新常态中启航。
研习活动的第一个阶段为“灌溉期”,学生于不同学科之中学习所需的基础技巧。在网课中,学校课程发展组负责统筹各科进行专题研习教学活动:中文科老师教授学生撰写参观博物馆申请信的技巧、英文老师则引导学生利用5W1H六何法构思访谈问题,综合人文科老师教授学生手绘心智图、脑筋激荡、比较法等思考方法。课程发展组统筹老师亦举办了三次全级网课,教导学生专题研习的技能(如访问、考察技巧)。学生在以上活动中,装备了进行专题探究的基础能力,以迎接下一个阶段——“成长期”。
第二阶段“成长期”的“重头戏”,是进行博物馆考察活动。学生需要自行设计一条路线,参观数间博物馆以完成小组任务,包括进行参观、访问及资料搜集等学习任务。在疫情下,学校将原订安排的外出考察博物馆活动,改为在校内不同角落,透过扩增实境及虚拟实境(AR/ VR)技术,引领学生自行参观世界各国的虚拟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梵高博物馆、罗屋民俗馆、香港太空馆天文公园、香港科学馆:机械人的五百年专题展览等等)并完成研习任务。受过训练的学生导赏员负责向师生讲解不同博物馆的特色,引领学生学习不同地方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学生亦能透过访问导赏员,增进访问技巧及沟通能力。
第三阶段是“收成期”。学生在经历了首两阶段的学习活动后,就要在小组导师的带领下,设计自己构思的博物馆。除了博物馆的主题及简介外,学生亦要思考博物馆的选址、创办博物馆的意义、绘制博物馆的外观、撰写馆藏介绍及创办人的愿望等等,并制作简介短片向其他同学汇报。任务虽然艰巨,但在同学的努力下,“都市传说博物馆”、“穿越博物馆”、“奶茶博物馆”及“甜品博物馆”等别开生面的博物馆就面世了。
努力过后,等待他们的是老师的欣赏及嘉许。学校专题研习活动设有最佳演示团队奖、最佳博物馆建议设计大奖等奖项。此外,还设有最佳专题研习过程大奖,表扬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的同学。如疫情纾缓,学校更会带领得奖组别,前往不同国家/地区欣赏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欣赏广阔无边的人文世界,探索更多无限可能!
中二级的同学罗俊鹏表示,“因为疫情关系,不能外出参观博物馆确实可惜,但亦感谢学校准备了很多虚拟博物馆供我们考察,令我获益良多。”另一位同学梁焯颖指出,“感谢小组导师的带领及指导,使我们能深入思考展品的深层意义,令同学们能投入学习!”
但愿疫情快些过去,让陈黄师生能游历更多博物馆,感悟人文世界之美!
(内容由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提供)
欢迎所有中学、小学及幼稚园投稿至“01校园”,有意投稿者可将文稿及照片经电邮传送至campus01@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