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天地】月光光,照“天光”

撰文: 校园投稿
出版:更新:

于皓月当空,晨光尚未划破苍穹之际,街上已经有一群一群的档主在辛勤地工作,他们不是晨早起身开舖的早更员工,而是已经工作整晚的天光墟小贩。

“天光墟”是一个俗称,它的踪影布满九龙新界,旺角、天水围等地都有,指的就是深夜开档,到朝早就差不多收档的小贩市集。

“小贩?卖咩㗎?”

应有尽有。不同地方的天光墟卖不同类型的货物:想买鱼买菜可以去上水;执优质二手旧货可以去深水埗;买衫裤鞋袜可以去红磡.......可说是包罗万有。

“点解要咁早摆档?”

是旧时代流传至今的习惯,六七十年代小贩(无牌小贩)发展蓬勃,当有执法人员巡查的时候,“走鬼”简直就如家常便饭一般。

后来有行家想到:假如我们在食环还在睡觉的时候营业,待他们起身返工的时候就离开,不就免却了“走鬼”的麻烦了吗?天光墟就因此诞生,当然现在大部分天光墟都是受监管的,小贩们都有牌照,不过以往的开业时间则依然维持下来。

“晨早流流,客又唔多,点解仲要做?”

这样说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诚邀你亲自走一趟,尽管那处不能说是人山人海,但人数绝对是超乎你预期的。所谓“‘早’买‘早’享受”,一些蔬果鱼鲜还未运到街市,就已经在天光墟落脚了,街坊餐厅商户自然知道哪里的最新鲜;一些古董靓货、二手家电、优质衣服更是在墟市中卧虎藏龙,不少识货之人都涌往低价淘“宝”。

说这么多,只想证明天光墟小贩是“揾到食”的,但单靠钱是不能驱动一个个中年的姨姨叔叔日夜颠倒地辛勤劳动。于他们而言,更多的其实是小贩与买家的人情味,每日对著同一群一样半夜起身客人,简单地寒暄数句,这份快乐和满足已经足够补充他们半日流出的汗水。

再者,小贩们也是努力地维持著自己的祖业,许多小贩们的上一代甚至上两代都是以做小贩维生的,有位小贩告诉我:“以前细细个就跟爸爸喺度摆档,啲街坊顾客由细睇到我大。”可见,天光墟承传下来的,不只生意,更是一份情。

当我们还在梦乡翱游,请不要忘记有群人正在天光墟中奔波劳碌,不辞劳苦地承传著这份独特的文化。

(内容由 迦密柏雨中学“傲翔新世代”提供)

欢迎所有中学、小学及幼稚园投稿至“01校园”,有意投稿者可将文稿及照片经电邮传送至campus01@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