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历史摩星岭银禧炮台 部份未获评级荒废 港大学者促政府复修

撰文: 张嘉敏
出版:更新:

战争洗礼后遗下的军事设备见证香港历史,部份更隐身于市区的不远处有待发掘。位于港岛摩星岭的“银禧炮台”,因其二号炮位与“白屋”前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同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并因其历史用途而广为人知。
港大研究团队指出,有82年历史的“银禧炮台”共由多组军事建筑组成,未被评级的部分保存状况良好,甚至较其他同类炮台更完整。他们认为当局不应将炮台分拆,促政府除应予以评级,同时亦推行全面的保育方案,包括修葺后开放予公众。他们指,保育方案应忠于历史,不宜过度人工化。

银禧炮台的探射灯平台。(余俊亮摄)

距离坚尼地城仅5分钟车程,“银禧炮台”正正隐身于俗称“白屋”的前域多利道扣押中心、现为芝加哥大学香港校园后方。“白屋”于2010年获古迹办评为三级历史建筑,当时属于炮台之一的二号炮位亦同予评级,早前校方更被发现于复修期间将炮台的矮墙拆走,惹起公众对炮台关注。

未获评级的三号炮位,仍有保留两幅墙、及炮床位置。(余俊亮摄)

整体炮台未有评级:可惜的遗忘

事实上,“银禧炮台”由多组建筑物组成,包括放置大炮的一至三号炮位、防卫用的探射灯平台、军火库等,不过除2号炮位外,古迹办未有将其余部分评级,甚至于芝加哥大学设置资讯牌上亦未有列出全数建筑物,港大房地产及建设学系教授黎伟聪对此感到遗憾:“喺AAB(古咨会)1444个建筑物表上系无呢个炮台,呢个系好可惜的遗忘。”

他与其研究团队于2009年起视察炮台建筑群,发现其余两个炮位的保存状况良好,当中仍保留炮床及两幅外墙,可反映出二号炮位未被拆走矮墙前的状况。此外,仍可见与炮位相连的军火库及供军人休息用的位置,甚至机房。至于探射灯平台结构完整,外墙及上盖亦得已保留。

部份路段失修,原有的阶梯崩塌,需要游绳而下。(余俊亮摄)

杂草乱生 道路失修 邻近大宅土地已短租为私人花园

不过,由于缺乏打理,现场可见杂草乱生、炮位部份地方遭遮盖,包括炮架位置;而炮台周遭的路段亦因失修难以前往,沿路荆棘丛生,有一定危险性。当中一个防卫探射灯平台,位处于私人大宅后方,团队指原本仍可从域多利道俯瞰探射灯,惟其后业主加高围墙,而前往探射灯位置的一段小路亦消失,若公众欲前往必须攀爬栏杆,甚为危险。事实上,采访当日亦见有市民徒手爬过栏杆。根据政府资料,该大宅旁的土地、于探射灯平台上方的土地,现时以短租形式用作私人花园用途。

港大团队指,一号炮位的完整性较高。(余俊亮摄)

黎伟聪表示,炮台为摩星岭军事设施一部分,曾于二战期间遭炮轰,而其中一个军火库曾被日军用作囚禁英军战俘的地方,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此外亦属少数距离市区较近、保留较完整的炮台,而其建筑群相对于舂磡角炮台及香港仔炮台规模更大。

他们认为政府将炮台分拆评级不合适,指相比于“白屋”,二号炮位与“银禧炮台”其余部份“血缘关系”更强,应一并予以评级。事实上,二号炮位虽获芝加哥大学进行保育工程,团队认为其保育工程有所不足,包括其资讯牌上未有列出属于“银禧炮台”的其余构筑物,而炮台前方的树木亦没有清理,未能呈现出当时海岸炮台的景况。

▼摩星岭银禧炮台建筑群▼

+37

港大团队倡修葺道路 保育开放予公众

黎伟聪建议,政府应委派部门管理炮台,包括修葺前往炮台的前军用通道,修复探射灯、军火库等结构,并巩固附近的斜坡让市民能得以前往参观,亦于现场设置二维码等设施讲解历史。他指,芝加哥大学的租约至2026年,政府应将保育炮台其余部份纳入租约内,以将“白屋”及炮台打造为一个旅游景点。

他以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的舂磡角炮台为例,该处已被改建为公园,由康文署管理。不过,改建后却于炮位加设桌椅,并重新铺砖及粉漆。而附近未被评级的2个探射灯平台亦被拆去上盖,及加建围墙。黎伟聪指,对外开放属好事,但保育时亦应忠于历史,避免过分人工化。

古迹办指无收到银鿋砲台发展建议

古迹办和地政总署回复指,古迹办目前并没有收到任何银鿋砲台所在位置的发展建议,指古迹办十分支持修复具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及构筑物及开放供公众参观;并乐意向相关管理部门,从文物保育角度审视修复和增设解说设施的方案,以及提供技术意见。

而银禧砲台共有三个炮位,其中1号及3号炮位遗迹位于未批租及未拨用政府土地上。一般而言,地政总署若收到有关清除杂草的投诉,会按需要安排清除未批租及未拨用政府土地上的杂草。古迹办会定期检视“备用名单”内可考虑宣布为古迹的一级历史建筑,并积极联络有关业权人或管理部门,以取得他们同意,将所属建筑列为法定古迹。

▼二级历史建筑舂磡角炮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