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星专访|《气候行动蓝图》将交代供电零碳排 料增可再生能源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更频繁,港府订立2050年前达致碳中和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发电是本地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然而当局仅计划增大使用天然气作发电燃料,并估计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只占本港总耗电量3至4%。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接受《香港01》专访时承认,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目标有调整空间,并透露今年第三季将更新《香港气候行动蓝图》,将具体讲述迈向碳中和目标,包括说明如何在供电上做到零碳排放,届时或上调可再生能源目标,包括扩大于水塘安装太阳能板计划。至于会否采用零排放的氢能作发电燃料,黄称当局仍持观望态度。
有学者批评,本港可再生能源发展落后于不少国家,“好怀疑政府几有心发展”,认为保守估计可再生能源目标可订作占整体发电10%。
黄锦星专访系列:
根据环境保护署公布的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发电为最大排放源,占整体排放量超过65%。环境局2017年曾发表《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当中计划2030年继续以天然气逐步取代燃煤发电,然而天然气发电仍然会产生碳排放,扩大天然气在燃料组合中的比例,是否与2050年碳中和目标有抵触?
黄锦星认同本港转型改用电动车,会更依赖电力供应,故电力低碳转型亦是重要过程。他指,与其他地区一样,天然气是低碳转型的过渡阶段;并透露政府将于今年第三季更新《香港气候行动蓝图》,届时将具体讲述迈向碳中和目标,包括说明如何在供电上做到零碳排放。黄又强调,要达致碳中和“政府有角色,但系未来两电、商界大家点配合都系重要;以至每个市民都参与、谂下点样配合”。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黄锦星承认比例有上调空间,当局会“总结经验,睇下嚟紧可再生能源(比例)可以去到咩程度”。他指,现时本港可再生能源,主要有三个“基本盘”,包括风能、太阳能及转废为能,当中太阳能发展相对成熟。
他以上网电价计划为例,认为社区参与反应不错,最新已有1.3万宗申请,其中90%已获批,今年内将相继落成,发电量等于整个黄埔花园所有住宅用电量的数倍。另外,当局计划在政府场地加设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亦会继续发展“转废为能”设施。
扩大水塘安装浮动太阳能板计划
早前政府于石壁水塘及船湾淡水湖安装浮动太阳能板,黄锦星透露将扩大计划,并与水务署商讨在其他水塘试行计划,目前正物色适合地方。他指,过去数年累积重要经验,发现同一块太阳能板与安装在屋顶上比较,发电量可高20%;惟同时亦有不少挑战,包括在台风下,如何令太阳能板保持安全又能继续发电。
目前不少地区计划以零排放的氢能作发电燃料,被问到本港采用氢能的进度时,黄坦言,由于氢能发展尚算初步,目前仍持观望态度。他又认为,氢能发展“一定会有先、有后”,因本港非氢气生产源头,属使用的地区;未来如氢能发展成熟,现时兴建中的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亦可透过改装用作接收氢气。
去年年底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向政府提交长远减碳策略报告,不少市民反对向内地购入可再生能源。黄锦星认为,不同团体、专家、市民大众意见多元化,政府会参考委员会的综合建议。至于除向内地输入电力外,当局会否考虑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合作?黄强调,委员会建议更广阔区域合作,当局亦持开放态度;至于计划从甚么地区输电,则要待新一份《香港气候行动蓝图》公布。
学者︰曾有研究估计太阳能可满足21%电力需求
香港教育大学大中华研究中心项目主任何伟欢认为,本港发展太阳能仍有很大潜力,并引述去年研究指,如在天台、水塘及闲置土地上都安装太阳能板,估计至2030年最高可满足本港电力需求的21%。她批评“本港潜力一定唔止3%至4%,好怀疑政府几有心发展(可再生能源)”。
何又指,本港可再生能源发展落后,责任在于港府:“经常都归咎于土地问题,只系想依赖从其他地方输入”。她认为在新一份《香港气候行动蓝图》中,可再生能源目标至少应订在10%,并建议政府应扩大现有政策,如上网电价的规模;并可参考台湾,在公共空间安装太阳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