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教育|杨润雄称无打算再建立国教科 在不同学科推行或更自然
教育局早前向全港学校发通告,公布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7日)在电视节目《讲清讲楚》说,希望所有学生能培养国民身份认同,但表明现时无打算重新建立国民教育科,认为利用不同学科、活动深化,或会比每星期只得个别课堂讲解好,“可能效果更加来得自然。”
他又指,新通识科教授时,可以讨论事情的坏处,亦同时应列出它的好处,让学生自行做判断,又指会加密监察课程。
希望学生能认识香港的宪制地位、国家发展等
被问及“新通识”课程及国家安全教育指引,是否已经等同推行国民教育科,杨润雄回应指,认识国家、培养国民身份认同,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课程的其中一个宗旨。他又指,希望学生能认识香港的宪制地位、国家发展、世界性议题等,“所以内容多点涉猎到香港与国家的关系…多点这类的表述都很正常。”
他又指,现时已实施港区国安法,故需要在学校加强工作,但不认为等于以前的国民教育科。
无打算重新建立国民教育科
对于政府为何不独立做国民教育科,杨润雄表示,政府在2012年曾尝试推行国民教育,但当时引起社会讨论。他强调,教育很多不同方法,而政府一直无停止国民教育,又指利用不同学科、活动深化,或会比每星期只得个别课堂讲解好,“我觉得透过多元方法、在不同学科推行,可能效果更加自然。”
他又指,在“新通识”中,共维持了50至60%的旧课程,故内容一定要有取舍,需要重整、删减及整合。他指,在新课程中,除了国家外,有3分1时间谈及香港的情况。
应一并讨论好处及坏处
“新通识”课程不少围绕香港及内地的关系,对于课堂中能否表达批评意见,杨润雄表明,课堂只得有限时间,故课程架构会列出学生应该要学习的事,又指希望培养学生有明辩思维,故学生提出疑问时,都可以在课堂上讨论。
当内容涉及内地政制及法治发展,被问到能否讨论弊处时,杨润雄指,要视乎整个课程或教材能否让学生有效学习教学重点,“所有讨论必须要基于事实…使学生可根据事实而作理性分析。”杨表示,若学生有疑惑,老师应该尽量解释,又指两地的法律制度的差异,是很好的机会去说明“一国两制”,老师要提出两个制度的好处及坏处,让学生自行做判断。
未来会加密监察课程
杨又指,这是“新科目”,故未来会加密监察课程,以了解学校有否遇到困难,又说一向都有视学、课程探访等,希望大家可以用“平常心”看待。
此外,根据教育局《国家安全:学校具体措施》的行政指引,列明学校应设立国安教育工作小组或委任专责人员。杨否认工作小组是纠察队,又指政府希望推广国家安全,故希望全校参与,未来亦会到学校安排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