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乐死因|医生指周堕下时间少于1秒 不足作自我保护反应

撰文: 林乐儿
出版:更新:

科大生周梓乐死因研讯今(17日)踏入第20日。神经外科顾问医生被传召作供,庭上透露周由停车场3楼堕至2楼平台,相距高度只有4.3米,时间只需少于一秒,医生认为这时间不足以作出保护自己的反应。而他根据周的电脑扫描结果,指其原发性创伤已决定之后的情况,认为提早10分钟送周入院亦无补于事,即使周能生还,也有九成机会成植物人或永久昏迷状态。

死者周梓乐(终年22岁)去年11月4日凌晨1时许,在警民冲突期间,被发现倒卧尚德停车场A场二楼低层平台,延至同月8日不治。

裁判官昨日表示,鉴于有证人指首次接报时,消息指伤者有反应,而救护车抵达停车场附近时逗留了一会儿,故今日传召医生作供,了解这会否影响存活机会。

神经顾问医生麦凯钧称周梓乐从约4.3米的平台掉下,时间不足一秒,或未及时作出保护自己的反应。(林乐儿摄)

早十分钟送院结果也是一样

救护队目郑冠明早前表示,若然当晚唐明街交通畅顺,救护车可提早10分钟左右到达伤者位置。有份替周做开脑手术的伊利沙白医院神经外科顾问医生麦凯钧今称,一般情况当然是愈快送院愈好;但基于周的临床表现及第一次的电脑扫描结果,就算早10分钟到医院,相信结果也是一样。

即使存活九成机会成植物人

麦医生指,按照国际数据库资料分析第一次电脑扫描报告,周在14日内死亡的机率达8成半;即使存活,超过9成机率会变成植物人或陷永久深度昏迷。麦医生又表示,周的临床表现为双眼瞳孔对光无反应、GCS昏迷指数只有最低的3分,加上盘骨的伤势,他觉得周早10分钟到院也无补于事,因原发性创伤已决定之后的情况。

曾运送及处理周梓乐伤势证人的供词。(详看下图)

+2

右方曾受到巨大外力

麦医生认为周从右方受到巨大外力,引致头骨颅底创伤。庭上展示梓乐在停车场受急救的照片及影片,可见周在硬地上伏卧,右边头边及身躯贴地,手脚未见有伤。有证人早前称周当时曾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脚亦有一些郁动。麦医生指周腿部似乎只能做出一些收缩动作,GCS指数可能有6分,但当时已受严重创伤,陷入昏迷或半昏迷状态。

短时间堕下或难作保护反应

麦医生不清楚周的伤势是由一次受伤还是多于一次受伤而成,但指由停车场3楼堕至2楼平台,是可以导致如此伤势。陪审员指,一般人堕下时手脚会有自我保护的反射动作。研讯主任与裁判官透露,3楼石壆与2楼低层平台相距4.3米,堕下时间少于一秒。麦医生认为,在如此短时间之内,难以作出保护自己的反应。他称以往行医,亦见过从更高处跌下,但伤势集中头部及身躯,四肢只受轻伤的人。

研讯主任问道,能否根据第一次电脑扫描的结果,判断周堕下前有无其他伤势,或者是否清醒?麦医生回应无法判断。

法医郭嘉琪今早读出解剖报告,受周父母聘用、在场观看解剖过程的港大病理系首席临床讲师马宣立亦到庭旁听。

研讯再续。

案件编号:CCDI-932/2019(DK)

各证人讲述事件的经过。(详看下图)

+22

停车场拍到周梓乐的情况。(详看下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