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历史科谈中日关系 教育局指资料片面谴责考评局:伤害国民感情
2020年中学文凭试历史科(世史科)今日(14日)开考。今届卷一第二题举出“1900-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说法,询问考生是否同意此说法,并须解释答案。试题引来建制派议员及教育评议会批评。
教育局今日(14日)晚上发声明,称知悉今年文凭试的历史科有试题附带极为片面的资料,致试题具“引导性”,考生可能因而达至偏颇的结论,“严重伤害了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受到莫大苦难的国民的感情和尊严。”教育局对公开试中出现如此设计的试题深感遗憾,并予以谴责。
今年历史科卷一历史资料题分别涉及香港史、中国近代史、二战及一战史,其中第二题涉及20世纪上半叶中日两国关系。历史科教师李家宏认为,部分人在捕风捉影,教育评议会声明的说法及批评只是建基于个人想法,而非将试卷当成是世史科的一部分看待,更将考题当成是茶余饭后、娱乐化的话题,编撰试题的考评人员来说是不公平、不公道。他呼吁,各界人士不应用既有眼光看待本次考试。
教育局:考评局应严肃跟进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知悉历史科卷一考题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指试题附带极为片面的资料,致试题具“引导性”,考生可能因而达至“偏颇的结论”,局方续称:“严重伤害了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受到莫大苦难的国民的感情和尊严。教育局对公开试中出现如此设计的试题深感遗憾,并予以谴责。”
教育局要求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严肃跟进,向公众作出合理交代,并全面检讨出题机制,从速改善,以维护文凭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及可信性。
考评局较早前已回应指,今年历史科试卷一题二涵盖课程内主题甲“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努力”及“日本在二十世纪初的现代化”两个课题。题a及b按题目要求适当运用资料作答即可得分。题c所考核的是《课程及评估指引》第一章1.4“课程目标”所列“恰当地选用及组织史料,以提出合乎逻辑和前后一致的论点”的能力。考生作答时,需使用相关资料及相关时期内的史事作答,资料是评核工具的一部分,设题时主要看资料是否与课题相关,别无其他非学科的考虑。
考评局续说,历史科设有“审题委员会”,负责有关试题及评卷指引的制订工作,包括确保试卷的涵盖范围、水平和用词都能适当地与课程和评核目标一致;委员会亦确保评卷指引能让阅卷员易于遵循,并提供合理空间让他们阅卷时运用其专业判断。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今晚9时在Facebook专页贴文,引述教联会就今次试卷的声明内容,质疑考评局人员有政治立场;并再引述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接受《大公报》专访的说法,称教育不可以成为“无掩鸡笼”。
叶建源:答题须运用到抗战时期的史实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回应指,教育局似乎并不熟悉、不掌握世史科的出题及答题模式,因为相关题目属于开放题目,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答题,而上述问题涵盖至1945年,因此答题上须运用到抗战时期的史实。他续指,试题所附设的资料并非必须运用或跟随,世史科考题有时会要求考生指出资料的局限,因此将试题资料当成考评人员的立场是不符事实。
由于世史科今日才完卷,叶建源担心,目前教育局的声明等于否定今年的试卷,对评卷老师、考生来说会带来不确定因素。他又指,教育局谴责考评局的做法非常罕见,历史上应从未发生,相关声明十分武断,“有打压的味道”,他促请当局必须作更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