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疫情拖低楼市 黄杰龙:不能拖慢造地 应研开发郊野公园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楼市亦受影响停止飊升之势。即将退休的房协行政总裁黄杰龙说,疫情终有完结的一日,强调政府造地速度绝不能减慢。他多次重提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认为至今仍是值得考虑的选项,“希望将来有共识啦!”
在房协指点江山十多年,黄杰龙对建屋最为了解。将一块“生地”变成“熟地”至少需要五至六年,若在最后一刻才觅地,他认为届时已经“来得太迟”。他坚持,在疫情之下楼市虽然稍有缓和,造地速度绝不能减慢。
“疫情始终会过去。”他语重心长的说。
【专访】黄杰龙豪言“房屋实验室”无失败品 社会应放眼长者住屋
造地是长远投资
黄杰龙曾任公务员,后来又曾到私人地产发展公司工作,如今在房协工作26载,半生投身与房屋范畴或公共事业,见尽地产市道多年变迁。
他说,土地供应越趋困难,但需求却有增无减,政府不能停止造地,即使填海亦支持,“任何一个造地嘅工程都有回报,系长远投资。”
他举例,房协现时兴建的16个地盘中,最终可变成1.8万伙单位,即使会对财政构成压力,甚至可能耗尽现金流,但当楼宇出售后,资金自然会回来,“系长远嘅财务规划。”
重提发展郊野公园
上届政府曾提出发展郊野公园,邀请房协在两个边陲地带进行建屋可行性研究,事件惹来极大争议。后来今届政府上任不久,马上牵起一场“土地大辩论”,由于民意普遍支持度低,最终研究被叫停。
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胎死腹中”,黄杰龙却仍然未有放弃。他说,郊野公园不似棕地,毋须赔偿或安置受影响住户。相反,部份郊野公园边陲地带接近配套,是较快的供地方法之一,加上面积庞大,若只开发3%的土地,已能满足现时社会对住屋的需求,“仍然值得大家考虑。”
虽然心里从未放弃,但他仍然强调“民意”,“情况会改变,当民意觉得可以拎出嚟再研究,我觉得好值得。”体验过耗时一年半的大辩论,经历过无数场公众论坛或会议,他仍然对开发郊野公园抱有希望,“希望将来有共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