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留意】学童深近视可致视网膜变异 与阳光玩游戏防近视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家长常以为小朋友患近视无伤大雅,只需花钱配眼镜即可,但理工大学首个深近视对本港学童眼睛健康影响的研究发现,78%患深近视的学童出现与近视有关的视网膜变异,增加视力受损,甚至低视能的风险。有视光师提醒家长别让6岁以下小朋友接触电子产品,应让小朋友在余闲时多参与日间户外活动,减低近视机会。

理工大学2012年一份由眼科视光学院博士生撰写的研究论文,分析了120名近视超过600度,属深近视的学童眼睛健康。该批学童曾向视光师求诊,年龄介乎12至17岁,近视平均841度。研究发现当中78%研究对象出现与近视有关的视网膜变异,包括视网膜出现小孔、撕裂及脱落、眼球后极变异、边缘视网膜变异等。

过去10年香港小学生近视比率上升了7.5个百分点 ,达到83.3%,有视光师相信与学习和电子产品有关。(Getty Images)
丁伟祺表示,如学童近视问题不妥善处理,视力每年可加深100度。(江智骞摄)

学者推算约1.7万学童视网膜变异

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教授林小燕指,有关病变会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若影响至黄斑点,可引致视力受损,甚至变成低视能和致盲。她续指,据政府统计处今年数字、2013年理大的学童近视比率调查及上述研究结果推算,全港338,600名12至17岁学童中,有22,669人有深近视,可能有17,750人出现视网膜变异,有142人更视力受损,令人忧虑。

香港眼科视光师学会外务秘书丁伟祺亦指,据卫生署资料,过去10年小学生近视比率上升了7.5个百分点 ,达到83.3%,相信与学习和接触电子产品有关,提醒家长尽量别让6岁以下小朋友接触电子产品,6岁后也要限制使用时间。丁续指,有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研究指出,接触阳光能有效减低近视机会,建议学童每日进行90分钟的日间户外活动。

郑伟泽促请政府投放更多资源至学童验眼服务。(江智骞摄)

服务不足排期长 促政府增拨资源

丁伟祺又认为,政府为学童提供的视光服务严重不足,如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的的基本视力测试只属初步视力筛查,有个案更需排期1年以上,若经评估后,需转介至眼科视光师,不少个案要再排期1年,但若近视未获照料,每年可加深50至100度。

香港执业眼科视光师协会会长郑伟泽促请政府投放充足资源,确保所有学童每年接受由眼科视光师负责的综合眼科视光检查,首阶段应先涵盖所有小一学童。他又指若验出有视力问题,应于3个月内转介至眼科视光师跟进,尽早纠正,长期而言,政府应成立防止儿童近视委员会,以便跨部门合作。

理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本港超过四分三深近视学童出现视网膜变异。(江智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