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数目低迷 两成病人未及换肺亡 武汉肺炎疫情令捐赠者更少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24岁的吴荦晴(Lok ching) 接受骨髓移植后出现罕见并发症“肺静脉血管闭塞症 (PVOD)”,丧失肺功能,急需换肺续命。
事件揭示肺移植手术一直较其他器官移植宗数为低,去年只有7宗肺移植,病人平均轮候时间为16个月,约20%病人未等到换肺已病逝。
医生解释,肺是最难保护的器官,易受感染,因此肺移植一向较难做到,而近月因“武汉肺炎”疫情影响,连带捐赠器官者也较以往更少,医生呼吁市民支持器官捐赠。

肺移植手术可分为双肺及单肺,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每年的肺移植手术只有1至4宗,至2015年才大幅上升到13宗,但近年每年宗数亦只有个位数,2018及2019年都分别只有7宗,而今年至今仍没有肺移植。目前等待换肺的有25人,平均等候时间为16个月,葛量洪医院结核暨胸肺内科副顾问医生甄诗韵坦言,约20%病人在等候期间已离世。

相关文章:24岁女移植骨髓却并发罕见肺病 肺功能跌至0% 家人紧急求尸肺

葛量洪医院结核暨胸肺内科副顾问医生甄诗韵坦言,约20%病人在等候期间已离世。(黄舒慧摄)

肺移植必须是尸肺,捐赠者少,加上肺是最难保护的器官,令肺移植手术难上加难。玛丽医院心胸外科顾问医生何嘉丽解释,当病人垂危时,通常都会插喉,肺部与外间有连接,容易受感染,若受感染,就不宜捐赠。而部份病危病人则是心脏功能较差,但同时亦影响到肺功能,“会有水谷住,肺肿,个肺系最难保护,所以捐赠机会最低。”

何嘉丽指出,即使市民签署了器官捐赠卡,但若家人反对捐出器官,最终也未能成事,“如果7个屋企人,有4个反对都唔得”,她呼吁市民支持器官捐赠,并应把意愿告知家人。

何嘉丽医生解释,肺是最难保护的器官,易受感染,因此肺移植一向较难做到。(黄舒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