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洲公屋】梁振英“先易后难”论不符去年官方回应 拆解4疑点
候任立法会议员朱凯廸受暴力威吓事件,源头被指与元朗横洲公屋发展计划有关,政府亦连日出招“降温”,特首梁振英今日更指,横洲公屋项目的1.7万个单位目标不变,先兴建4000个单位只是先易后难。
然而,《香港01》翻阅多项包括政府文件及区议会会议文件,发现政府对横洲项目取态,并非如梁振英所讲,运房局更在2015年指的1.7万个单位的可行报告“已不再适用” 。究竟真相是计划夭折抑或官方说的分阶段进行,当局似乎有必要就以下四大疑点作出澄清,否则难以平息公众疑虑。不过,特首办回应《香港01》查询时指,特首今早对有关问题已讲得十分清楚,特首办再没有补充。
横洲公屋发展计划争议持续数年,政府最早于2013年公开交代计划。当时有传媒报道,房屋署研究在横洲一幅达34公顷的棕地上兴建公屋,预可兴建1.7万个单位,房署其后发稿承认计划。
不过,屏山乡事委员会、乡事派以至地区人士以交通难以负荷为由而反对,政府遂于2014年提出修订方案,将公屋地移至横洲南边的绿化地带和斜坡,避开北面由屏山乡事委员会主席曾树和经营的停车场,但可建单位减至4000个,人口由5.2万减至1.23万。但该用地影响近400名非原居民,村民指房署未有任何具体的安置及赔偿安排,批评政府“放过棕地,破坏绿化地”。
疑点一:1.7万单位目标早已名存实亡?
房屋署在2013年9月证实正进行可行研究,当时该署回应指初步构思兴建约1.7万个公营房屋单位,预计可容人口约5.2万。当日运输及房屋局长张炳良出席公开场合时,曾回应有关项目,指“发展局是全面地去对所有可能用作进一步发展用途的,包括房屋发展用途的土地,都找出来检视;当中亦会包括一些所谓棕地,亦都包括其他一些绿化地带的土地。在过程中会进行种种的相关研究,包括技术性研究,看看一些土地是否可用?亦都会牵涉一些规划程序,难以一概而论,每一幅土地都有不同。”
不过,近日朱凯廸要求房屋署公开2012年横洲可行性研究报告,原来该报告早已作废。《香港01》翻查立法会特别财委会2015年2月的文件,发现议员张超雄曾询问这份2014年完成的报告会否公开,当时官方的答复是“经考虑整体发展及多项因素后,房委会目前只计划发展以提供约4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范围。因此,该研究报告的内容已不再适用”。
根据上述答案,好明显政府至去年2月仍只考虑在横洲兴建4000个公屋,而且研究报告已不再适用,那么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黄远辉及特首梁振英先后提及1.7万个公屋目标不变,是根据什么资料来作基础?
疑点二:分期发展昙花一现?
梁振英今日回应事件时,一再强调是要先做兴建4000个公屋的工作,其余1.3万个公屋不会放弃。然而,政府向区议会及立法会等提交的多项文件,大部分从未提及横洲公屋项目有分阶段发展,有触及的就包括发展局和规划署于2014年4月向元朗区议会提交一份名为“元朗区整体房屋土地规划发展”的讨论文件。
该份文件有提及横洲项目只建4000个公屋,但在附注中清楚写明“有关规划人口及单位数目为横洲研究的南面房屋用地,其他部分有待检讨”,而文件的附件二“2014-15年度至2018-19年度14幅位于元朗区需修订法定图则的具潜力作房屋发展用地(包括西铁用地)”中,政府便曾写明其中一个地点是“元朗横洲北/南第1期”。
不过,上述的名称只曾在2015年2月发展局回应立法会议员涂谨申书面提问时,在附件二“已展开法定图则修订工作的 45 幅具潜力作房屋发展用地”中出现过,当局提交元朗区议会则未再提及。
疑点四:梁班子当年为何不反驳?
元朗区议会于2014年6月24日讨论横洲公屋项目,主席梁志祥总结时表示,“发言的议员原则上支持横洲发展计划”,惟当时舆情多指政府因受地区人士压力,被迫把横洲项目规模“大缩水”,并批评当局受压就范,有亲梁报章更报道,有乡委会知悉建屋用地竟是一些作货柜场或露天储物场的“棕地”,故向房屋署施压,令该署在2014年初煞停工业村用地的发展。
梁班子上任以来,一直对盲抢地采取迎难而上的态度,不时会表明觅地受到地区压力阻挠,呼吁地区人士大局为重。然而,被视为梁营舆论阵地、由齐心基金创办的网站《港人讲地》,在2014年6月20日却以“元朗横洲兴建公屋计划有阻滞 1.7万单位变4000”作标题作报道。
假如梁班子一直认为,横洲公屋项目是要先易后难,以及1.7万公屋单位目标不变,为何不在当时公开交代?为何不一如近年的安排,利用《港人讲地》发放有关解释?为何延至两年零三个月后,当一位候任立法会议员生命受威胁时,方才恍然大悟地开诚布公,把一直束之高阁的建议披露?
上述种种疑点,梁政府应尽快向公众清楚交代,立法会各党派亦必须跟进,甚至向政府质询,令真相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