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通识教育不设思想禁区 课程主任:照讨论港独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教育局严禁校园鼓吹港独,指议题“绝不正确”,无需讨论。不过,刚获颁教资会杰出教学奖的中大通识课程团队就表示,港独成为社会热话,料课堂必会有学生提出讨论,老师将以研读中外经典文本及理论,带领学生作充分判断,并不会设思想禁区,中大通识教育主任梁美仪表示,“深信学生要有理性思考能力,唔系话唔俾佢哋讲,就可以帮到佢哋。”

教资会今日颁发第六届杰出教学奖,以表扬教师卓越教学表现及成就,三个得奖团队分别可获50万奖金。中大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团队于2012年、即第一届“334”学生入学之鲧,改革通识课程,主张大学生入学首年必修通识科,须研读中外经典文本、参与通识沙龙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今年在20个教学团队脱颖而出,成为三个得奖团队之一。

教资会颁发第六届杰出教学奖,以表扬教师卓越教学表现及成就,三个得奖团队将分别获得50万奖金。左起为中大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署理主任赵茱莉、中大通识教育主任梁美仪、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副教授倪恩恩及陈志辉及理大学康复治疗学系助理教授魏佩菁。(胡家欣摄)

通识教育主任:不设思想禁区

校园港独争议开学后持续发酵,虽然教育局未有指示禁绝校内讨论,但有学校相继向师生“下旨”,严禁有关政治讨论。带领团队的中大通识教育主任梁美仪指,港独是社会热门话题,预期有学生提出讨论。

她表示,由于课程需研读近50个经典文本,并未有教学空间特意加插港独议题,这亦非课程设计方向,但校方不会阻止讨论及设思想禁区,相信教师会引导同学讨论,“大学应该是思想最开放的地方,讨论最重要有尊重、有包容。”

读中外经典 助反思社会

中大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署理主任赵茱莉举例指,在“与人文对话”课程中,教师会引用中外经典如哲学家的文本,例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录,亦会有《论语》、《庄子》等,藉亥带领学生反思社会议题,教师将扮演类似“节目主持人”角色,协助学生理解正反相方观点,对不同题议事论事。

梁美仪补充指,过去曾举办通识沙龙,邀请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及议员梁国雄出席对谈,未来一年暂未有邀请请政治人物作嘉宾,但不会因个别议题而刻意安排。她指团队计划未来可以利用奖金提升课程,亦会开设网上教室,让市民有机会接触通识教育。

中大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不时会举办通识沙龙,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就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经典作品讨论、对谈,例如两年前曾邀请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右二)及议员梁国雄(左一)做嘉宾,讨论《廿一世纪资本论》。(图片来源:中大通识沙龙facebook)

理大团队倡学以致用 服务落后国家

另一个得奖团队则来自理大,是供本科生选修、名为“服务学习环球教室”的课程团队,此课程鼓励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服务落后地区国家如柬埔寨、缅甸、卢旺达,以及近年政府热烈推动的“一带一路”地区之一吉尔吉斯等。

负责的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副教授陈志辉表示,教师会思考如何利用科技,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例如在柬埔寨在货柜设立社区电脑中心,并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在吉尔吉斯以拖喼作为流动电脑教室等等,希望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扩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