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楼单位丢空多年被骗徒卖走 假契仔认讹骗候判

撰文: 梁芷君
出版:更新:
被告邓耀昌承认假扮业主契仔把唐楼卖走。(资料图片)

在九龙城福佬村道拥有一个唐楼连天台单位的老业主,因移居加拿大多年,单位一直丢空,至物业前年被人用假文件卖走也毫不知情,直至他的女儿路过发现有人装修,才揭发有人冒认是业主“契仔”,以6百万元把物业卖走,更即把所得的557万元全被转走。该假“契仔”今在区法院承认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等8罪名,惟无辜新买家因卖下物业而借下350万按揭。法官把案押后至9月22日判刑,以待索阅背景报告,被告期间须还柙。

被告邓耀昌,34岁,报称清洁工,承认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与其他人向买家讹称获九龙城福佬村道一唐楼连天台的业主的授权,并把单位出售单位。及于2014年1至3月,清洗共557万黑钱。

新业主购为买楼借下350万按揭

买下单位的姓黄买家,据悉仍居于该单位,她在买物业时向银行按揭借贷350万元,余款由丈夫等集资,而负责的地产代理,亦未能取得该20万元佣金。

案情指,物业的真正业主为88岁的杜绍昌,杜于1998年移居加拿大后,单位一直丢空,他亦无再回港,楼契则存放于恒生银行保险箱。2013年1月,一名男子假扮杜的致电律师行,询问处理该物业“钉契”事宜,其后一名约80岁老翁冒充杜,由一名自称是亲戚的男子陪同到律师行,假业主向职员黄思思表示遗失楼契,要求办理补契,并出示一张有杜资料的身份证,但证件上容貌则是假业主,另又出示物业的差饷地租单等,最后成功补领楼契。

被告先获假业主授权再把物业出售

同年四月,被告与假业主到另一间律师行,出示假业主身份证,委托律师行办理出售单位手续。律师行其后按被告要求,让假业主签署授权被告处理售楼事宜,并向律师提交补领楼契。数月后,两人再到该律师行,由假业主签署一份新的授权书,更订立一份遗嘱,指明杜死后的财产将赠予被告。

同年12月,地产代理通知被告有买家愿以6百万元购入单位,被告答应,并承诺事成给予代理20万元佣金。被告其后出示授权书、遗嘱等签署买卖合约。

被告收取买楼的5百多万后即把钱汇走

被告与另一男子其后同到律师行收支票,除去偿还政府的欠款后,被告获得5百多万元。期间因订金支票擡头写杜绍昌名字,被告未能收款,故被告着律师行直接把款项存入其户口。被告随后把两张合共5百多万元的支票,先存入自己的中信银行户口,又在五间银行开立户口,由中信户口开出五张各一百万元的支票,分开存入该5个户口,再分别于柜台及柜员机提走大部分款项。

同年4月21日,“真”杜绍昌的女儿回港,行经旧居时发现物业正装修,致电父亲询问,得知并无卖楼,于是报警。警员于去年7月28日拘捕被告,被告在警诫下说:“之前有个阿伯揾我帮手卖咗层楼,卖咗6百万之后,畀咗10万蚊我,𠮶10万蚊我去澳门赌钱输晒啦”。

案件编号:DCCC 1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