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物流业面对激烈竞争 冀当局加快推行贸易措施保优势
撰文: 陈晶琦
出版:更新:
贸易及物流业是本港经济的四大支柱,近年本港物流业面对巨大挑战。香港恒生大学决策科学学院今日(12日)举行传媒午宴,讨论物流业界于大湾区接轨的困难,其中提及现时大湾区九个城市早已推出贸易单一窗口,惟香港于2024年才能建立。
有物流业界表示,希望当局能加快相关程序,否则跨境的物流发展将会失去商机及本地优势。
随著近年本港及海外交易更为频繁,多个地区希望提升货物清关速度,以达致更高效率。香港恒生大学决策科学学院副院长黄惠虹表示,现时多个国家、相关物流企业包括船公司、港口经营者均利用贸易单一窗口,以电子方式向当局提交进出口贸易文件,并透过单一平台标准化信息,以满足相关法例要求。
根据大湾区九个城市,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城市,由2014年起已相继推出单一窗口,但本港按规划仍要待2024年才能实施。黄惠虹解释,源于港、澳及内地等地区的标准不同,例如本港属免税港,故私人企业倘认为部分资料属商业机密,可选择不公开,导致标准化资料及数据存有困难。
内地港口有补贴
恒生大学供应链及资讯管理学系助理教授黄彦璋亦指出,两地的政策不同,内地政府就多个港口提供不同补贴,其中南沙港口更推出船公司达致某个货物吞吐量,最高会给予数十万元的奖金,故认为内地进一步推行其他政策及措施,包括开放沿海化的港口,本港物流业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
香港物流协会会长袁美仪表示,香港就物流政策及措施较其他国家滞后,期望当局能够加快速度,并巩固香港独有的优势,否则长远而言将失去商机。
物流商会主席钟鸿兴则透露,港珠澳大桥口岸最快将于12月18日增设处湿货清关柜位,相信能够带动本港物流业及增加大桥的车流量。《香港01》已就相关事宜向食环署及海关查询,尚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