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彩明交通交汇处空气、噪音最严重   PM2.5超标3.4倍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香港汽车量近年逐渐攀升,影响空气质素之余,亦会产生噪音。有组织调查10个有盖交通交汇的空气质素、温度和声量,并以环保署及世卫的标准作比较。结果发现,彩明的交通交汇处录得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其PM2.5指数达110,超出世卫24小时标准达3.4倍;二氧化碳值达4,459,超逾环保署标准逾3倍;声量亦高达111.4分贝,可使人耳鸣。另外,邻近的调景岭、将军澳交通交汇处,都录得较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调查发现,彩明交通交汇处的空气及噪音污染最严重。(107动力提供图片)

107动力于今年8月安排调查员,以空气检测仪、温度监测仪和分贝测量仪等,量度10个有盖交通交汇处的空气、温度和声量。

根据世卫对PM2.5设的24小时标准,应不多于每立方米25微克;另外环保署对公众场所二氧化碳亦设下指标,低于1,000ppm为良好级。

调景岭交通交汇处则录得第二高的空气污染问题。(107动力提供图片)

调查发现,彩明的有盖交通交汇处录得最高的空气污染指数,二氧化碳值最高达4,459,高于环保署标准近3.5倍;PM2.5则为110,超出世卫标准3.4倍。至于声量,最高录得111,4分贝,107动力召集人何民杰指,当身处100分贝的地方超过两分钟,就会出现耳鸣痛楚,令人感焦虑。

至于调景岭交通交汇处,录得第二高的PM2.5值,最高达87;第三则为蓝田,达80。根据环保署资料,接触PM2.5或会引起呼吸道不适、咳嗽或呼吸困难。

音量分面,另有四个地方的分贝超过100,分别为葵青﹙109.8﹚、蓝田﹙104.5﹚、九龙塘﹙102.7﹚、调景岭﹙100.2﹚等。

何民杰建议,政府应更新老化的通风系统。(黄伟伦摄)

何民杰表示,不同阶层的市民都会使用交通交汇处,直言:「如果情况咁地狱,﹙市民﹚系会受苦」。

何民杰又批评,交通交汇处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无人牵头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交汇处由运输署管理,通风系统就会由机电署负责,清洁工作则是食环署负责,但当通风系统积满尘埃时,由于系统由机电署管理,食环署职员不会负责清洁,只会清洁地下,最终要等待机电署的外判商清洁工人才清理。

何民杰建议,政府应更新老化的通风系统,并定时更换或清理隔尘网,纾缓空气污染问题。另外,政府应就交汇处的环境订立共同标准,让各部门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