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八成人曾受空气污染影响 最关注汽车废气 环团忧增患肺癌风险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环保署正就检讨空气质素指标展开三个月公众咨询,有环保团体调查发现,近八成市民曾受空气污染影响,以鼻敏感等疾病为主。最多市民关心的空气污染源来自汽车的二氧化氮,长期吸入恐增患肺癌风险。环团解释,路边废气与市民距离较接近,市民最易感受到,促请政府正视问题,如推动公共交通电动化。环保署承诺,将检讨“绿色运输试验基金”的资助范围,以促进运输业界更广泛使用绿色运输技术,包括商用和公共电动车等。

绿色和平调查发现,近八成市民曾受空气污染影响,以鼻敏感等疾病为主。(资料图片)

市民最关心车辆废气 因最易接触

环保团体绿色和平委托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数据与民调中心,于6月13至23日以电话访问形式,访问503名18岁或以上香港居民。调查发现,近八成受访者曾受空气污染影响,主要与健康有关,包括患上鼻敏感、哮喘和咳嗽等。

在众多空气污染排放源中,83.3%受访者最关注车辆废气,属众多选项中排第一。车辆排放的废气以二氧化氮为主,虽然环保署2017年香港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显示,道路运输占二氧化氮排放量20%,排第三。较水上运输(37%)及发电(27%)低,但却最影响市民。绿色和平资深项目主任杨凯珊解释,由于路边的空气污染源与市民距离最接近,市民感受自然最深。而每当出现塞车等问题,空气污染物就被困路面,直接影响市民健康。

杨凯珊表示,路边的空气污染源与市民距离最接近,市民感受自然最深。(张雅婷摄)

翻查资料,本港去年的二氧化氮排放量并不达标。按环保署标准,二氧化氮的年平均浓度需在每立方米40微克或以下,但去年3个路边监测站的平均浓度高达82微克,超标一倍。13个一般空气监测站的浓度为39微克,仅仅达标。不过,若将数字细分,有6个监测站超标。

杨凯珊警告,人体若长期曝露于二氧化氮中,可能会减弱呼吸系统的抵抗力;若长期吸入二氧化氮,更可增加患肺癌、脑癌等风险,影响儿童肺部发肯。她促请港府正视问题,如推行公共交通工具电动化、控制私家车增长速度及推行电子道路收费,以改善塞车引起的空气污染。

83.3%受访者关注汽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资料图片)

环保署:“绿色运输试验基金”资助范围或扩展至公共电动车

环保署就指,将在今年年底前分阶段淘汰约82,000辆欧盟四期以前柴油商业车、为欧盟二期及三期专营巴士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在路边设置遥测设备以侦测排放过量废气的石油气及汽油车辆。此外,环保署将于2020年收紧新登记电单车的废气排放标准至欧盟四期、全数资助专营巴士公司进行试验,为欧盟四期和五期专营巴士加装强化选择性催化还原器以减少排放氮氧化物,以及检讨“绿色运输试验基金”的资助范围,以促进运输业界更广泛使用绿色运输技术,包括商用和公共电动车等,以进一步改善路边空气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