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中学拟取巧开校本英文班 教育局:若属实、不排除警告
学校希望提升学生英文水平本属好事,惟《香港01》收到消息,位于南区的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疑违反教育局课时要求及语言微调政策,巧立名目地在下学年开办一班“校本英文班”,即除英文科外,数学、综合科学、地理及历史均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有指,当教育局就事件向学校查询时,该校更疑提交全级,而非一般应提交的全班课时平均数,有误导教育局之嫌。
教育局回复《香港01》时,确认接获一宗相关投诉,并正进行调查,如有需要或向学校发劝喻或警告。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认为,学校调整教学语言政策,应以学生利益为先,直言“若学校为校誉等因素,采取英文教学,并非专业做法。”
早前向家长发通告指 将以分班试成绩编入英文班
据知,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早前向,将于今年9月入学的中一生发通告,指为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在家长同意下,该校会将于分班试中,英文科成绩优异者,编入下学年新办的“校本英文班”;该班除英文科外,数学、综合科学、地理及历史均以英语教学,而有关英文班料延伸至中二及中三。
开办英文授课科目或课时 很大机会违反微调政策
惟教育局《中学教育课程指引》有关课时分配的建议列明,数学科及科学科分别最少须占整体课时的12%及10%;再加上教育局规定,“中文中学”在扣除英文科课时后,可选择全面的英语沉浸式授课,或英语教学要在课堂上实施“英语延展教学活动”等,惟英语教学部分,不能超过总课时的25%;即只余下2%课时,不足以额外开设多一科以英语授课课堂。
事实上,学校亦可选择“化时为科”,即除英文科外,不多于两科采用英语教授;但校方计划以英语教授4个科目,即较“化时为科”规定多。换言之,该校的新安排,除了与该校2018/19中学概览中提供的资料不符(只提及数学及科学科,会按班别或组别订定教学课言或校本课程),亦很大机会违反教育局的微调中学教学语言安排。
《香港01》记者上周四(18日)以电邮向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查询,但未获回复后,昨日(22日)再到该校了解。该校职员声称校长不在港,又称已就事件回复教育局,请记者向教育局查询,而校方暂不作回应。
教育局确认接获投诉
教育局回复《香港01》确认,日前接获一宗相关投诉,已联络学校并进行调查,如发现任何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会要求学校作适当跟进,如有需要不排除向有关学校发劝喻或警告。除涉事个案外,教育局过去5年另收到一宗有关学校教学语言的投诉。
有指校方所提交文件有“造数”之嫌
有消息透露,该校提供给教育局的文件中,疑似以全级,而非全班的总课时25%计算,或有“造数”之嫌,但由于事件涉及教育局的分区及专责语言微调共两部门,调查需时较长,暂未有结果。
叶建源:若学校为校誉采取英文教学 非专业做法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直言,不清楚该校情况,但认为学校应以学生学习利益为大前提,在调整教学语言政策前,应考虑学生能力、老师条件及学校有否足够支援可配合改革。
他认为,教育局主要将学校分为“中文中学”及“英文中学”,分类较机械化,可给予学校更大弹性,但他亦认为,“要考虑学生是否适合英语教学,是否对学生学习有帮助?若学校为校誉等因素,采取英文教学,并非专业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