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教大学者指政府认受性影响警民关系 倡政府以史为鉴

撰文: 李家伟
出版:更新:

《逃犯条例》争议持续,多区有示威游行,警民冲突不断。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何家骐今(20日)在港台节目《香港家书》提到近日示威游行警民冲突。
何家骐称,最近坊间关注警政议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而他认为警民间的不信任源于市民对政府及领导人认受性有关。提及1966年九龙骚乱平息后,政府曾详细就事件始末进行深入调查,并发表报告提出加强政府与青年联系的建议。他建议政府应以史为鉴,希望政府要有勇气及决心主动解决问题。

何家骐称,警民间的不信任源于市民对政府及领导人认受性有关。(资料图片)

何家骐提到,去年逝世的史丹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明𨱇教授,如果能目睹香港百万人上街,和平理性展示诉求,一定会以身为香港人为荣。同样若看到警民对立,一定会十分心痛,并喝令政治领袖应该拿起勇气,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曾以“警政研究”作为博士课题的何家骐又指,陈明𨱇当时曾劝勉他,如果有天社会爆发了官民矛盾,警察制度会立刻引起市民的注意,而情况在2014年后发生。市民会质疑香港警察是不是“政治化”,而加上最近的警民对峙,坊间对警政议题的注意,又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他又称曾有小学生问:“老师曾说香港是亚洲罪案率最低的城市之一,警察专业、市民守法、社会稳定,为什么近来在电视中,经常见到警民冲突?”他直言都难以解释。

他又提到,过去警队大致参考外国处理游行示威手法,尝试用“商讨式管理”策略,与示威游行主办单位协调,但过去数星期的示威行动似乎没有明显领导,认为转变会否挑战到警方一直以来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法,值得探讨。

他又认为,警民间的不信任源于市民对政府及领导人认受性有关。很多学者其实都提过,何家骐称陈明𨱇曾多次提及,六十年代两次骚乱是香港发展的分水岭,当时政府在1966年九龙骚乱平息后,曾详细就事件始末进行深入调查,并发表报告提出加强政府与青年联系的建议。建议政府应以史为鉴,希望政府要有勇气及决心主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