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炎.政策分析】一只老鼠玩残半个政府 官僚各自为政惹祸
今年本港再出现人类感染大鼠戊型肝炎个案,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甚至估计,隐藏的感染个案可能更多,再度引起市民对各区“鼠辈横行”的关注。
然而,本港鼠患问题多年来未有解决,就连立法会议员梁美芬亦是如此“起家”,得到“鼠王芬”的外号。实际上,灭鼠工作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的有效配合,政府亦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去年成立“防治虫鼠督导委员会”,统筹跨部门的灭鼠工作。奈何,本港官僚的工作效率“人所共知”,过往经常发生小小的民生问题,都在几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庄的荒谬现象。即使申诉专员公署点名批评过很多次,情况依然没有改善。
▼全港各区鼠患指数▼
延伸阅读:大鼠传人戊型肝炎再现 三患者住九龙城、南区及屯门 一人已离世
侦测鼠患标准漏洞多多 政府无计划改动
鼠患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公共卫生一大威胁,可能传播致命疾病,亦会大大损害城市的形象。本港食物及环境卫生署2000年起,会于在选定地点放置监测鼠饵,统计鼠饵被老鼠咬囓的百分比,监测鼠患情况并发布鼠患指数。从数字看,指数确实由2000年的16%,下降至去年的3.4%,看似有改善。
但审计处2014年发表的报告质疑,鼠患监察计划的覆盖范围不足,曾出现过有地区明明出现数百宗鼠患投诉,但最后得出的指数是0%的奇怪现象。过往亦经常有区议员反映,其负责地区鼠患指数不高,但实际上经常有老鼠出没,指数可信性成疑。
对此,食环署已于网页承认指数存在局限,指出“用作评估而放置的鼠饵只有数日,分区鼠患参考指数不能完全反映个别分区真实的鼠患情况”。多名立法会议员都问过政府会否为指数引入其他指标,但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最新的回应,仍是“现行调查的方法合适”。
延伸阅读:【登革热.政策分析】部门卸责致蚊患扩散 曾荫权深明其害?
防治虫鼠须跨部门合作 议员:合作流于表面
更核心的问题是,理论上灭鼠是食环署的工作范畴,食环署确实也会定期灭鼠,但现实上防治蛇虫鼠蚁需要多重配合,因牠们可在任何卫生欠佳的地方出现。假设一只老鼠从公共屋邨垃圾站走到公园,再进入马路旁的污水渠,前前后后至少涉及食环署、房屋署、康文署、路政署、渠务署,如果涉及官地,连地政总署都可能要“落水”,即使发现环境问题亦未必能及时处理。
政府其实相当明白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性,例如政府为应对蚊患,2002年成立“防蚊患督导委员会”,邀请来自多个政策局的执行部门,每年召开会议制订灭蚊方针。到去年7月,委员会再升格为“防治虫鼠督导委员会”,同时处理老鼠及其他害虫的防治问题。
然而,成立这类委员会到底对统筹跨部门工作有多大帮助,一直都是疑问,尤其开会说的方针是一回事,实际执行时可能又变另一个样。立法会议员陈恒镔、柯创盛都分别批评过,防蚊患督导委员会成立多年,名义上有统合各大政府部门,但工作流于表面,实际上鲜有统筹跨部门灭蚊行动,部门之间分工亦含糊不清,结果去年本港还是出现数十宗登革热病例。政府扩大委员会的工作范围,也就被指换汤不换药。
现实:部门各自为政 晾衫投诉都要嘈到上政务司
尤有甚者,政府的“往绩”告诉大家,当局对于跨部门合作态度消极,令人不敢恭维。申诉专员公署常就政府部门行政失当展开调查,其中一个问题经常受到公署炮轰,那就是部门互相推诿卸责。
例如在2005年1月的报告中,申诉署提到有西贡区居民2003年起投诉有人在公众地方晾晒衣物。当时民政总署向地政总署、食环署、康文署、路政署及运输署协调,但5个部门均认为自己无特定法例授权采取行动。申诉专员批评各部门均不愿独力承担或带头解决问题,拖拖拉拉。结果申诉专员要寻求时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介入,形容事件“可笑又可悲”。
前申诉专员刘燕卿:一牵涉多部门 无人愿意牵头
近期点的也有:申诉署去年2月的报告指出,康文署、食环署及房屋署人员均获法例赋权检控违例吸烟人士。但事实上部门各自为政,检控宗数极少。报告批评,控烟是政府的整体政策,但在欠缺协调之下被当成“较次要”的工作,难以有效执行。类似个案数之不尽,例如一个游乐场地陷投诉,前后横跨7个部门,花足17个月才处理完成;马路指示灯安装不当,路政署及水务署你推我让,投诉后279天才能解决。
正因如此,刚于今年3月底退休的前申诉专员刘燕卿,临离任受访时也慨叹,很多时市民的投诉内容看似简单,但由于往往涉及多于一个政府部门,结果没有一个部门愿意牵头。足见问题存在多年,但政府部门未有以市民需要为优先考虑,少做少错不做不错,闹出不少荒谬事件。
部门各自为政 市民自求多福
其实近年不同团体、政党,都先后向政府建议不同类型的防治鼠患方法,由检讨鼠患指数、成立新的防治虫鼠部门,到学习外国科技,什么方面也有。政府亦信誓旦旦表示相当重视防治工作,但一落到实际执行层面,往往会拖拖拉拉、效率奇差,连一个最基本的鼠患指标都搞不好。政府由今日(20日)开始展开3个月的全城清洁行动,算是有好过无,但一轮关注过后,能否持续在社区防治鼠患,才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总不能次次等到有疫病出现才行动。
防治鼠患看似简单,但牵涉范围极广,需要上行下效,由政府到社区、教育到恒常清洁,全方位配合才可见到成效。然而当今特区政府的行政风格,就连一个小小的民生问题也可踢来踢去,公众实在很难抱太大期望。也许要防止大鼠肝炎,真要靠市民“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