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料公屋轮候时间增至6年 倡尽早改划土地建屋
房屋问题严重,公屋轮候时间越拖越长。团结香港基金今日(17日)发表新一份土地及房屋政策倡议报告,当中提到公屋平均轮候时间预料于未来三年升至6年,而私楼供应量同样于末来五年间下跌四成。
他们提出,政府加快发展25幅被划为有潜力发展住宅用途的土地;另外2幅约64公顷,位于西贡十四乡的未有规划用途土地,亦可改划为住宅用途,料可提供2至3万个单位。针对早前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建议,他们亦建议政府应加快发展棕地及改划私人新界农地的工作。
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指出,预计末来四年公营房屋每年落成量只有18,300个单位,远低于长策目标约42%;而2022至2023年落成量,更下跌至14,500个单位。他们估计,于未来10年公营房屋供应量的短缺约85,000个单位,一般公屋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或会增至6年。
叶文祺续称,若于未来5年要达到政府3年上楼的目标,至少每年要落成43,800个单位。因应本港过往的公营房屋项目均会出现延误,加上政府于改划土地平均需要4至5年,当中单单是前期准备工作已要41个月,故认为政府于长策中的预测过于乐观。
私楼供应量5年后大减4成
而私人住宅方面,由于上盖工程动工量下跌,加上可建私楼的熟地供应减少,预计于未来5年每年的私楼落成量为18,500个,至2023年更下跌至13300个,较现时大减四成。
叶文祺形容,公私营房屋供应量会“断崖式下跌”。他指出,政府于2013年公布215幅有潜力改划为住宅用途的土地,但当中69幅未启动改划程序。他们认为当中25幅土地较邻近社区,及有交通接驳等,故具有发展潜力。他举例指,如位于柴湾游泳池后方,一幅划为绿化地带及政府、机构及社区用地的地皮,附近已有住宅及相关配套,加上地盘坡度平坦,毋须大型平整工程,适合发展公营房屋。
但他承认,碍于未能完全掌握全面土地的面积,故未能推算可建单位量。另外,他们建议政府发展2幅位于十四乡、面积达64公顷的“未有规划用途”山坡地。他指出,该土地属政府所有,加上位于郊野公园及绿化地带外,预计可提供2至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
此外,他们亦建议政府成立由首长级官员领导的跨部门委员会,检视本港对经济后勤地的需求,并促请政府尽快展开棕地及私人新界农地发展,亦要公布工作时间表。
对于政府日前就明日大屿作的造价估算,叶文祺认为项目具一定的社会效益,加上属本港财政上可承担范围内。而因应日前丁权司法覆核案结果,有声音要求政府审视逾900公顷的乡村式地带用地,团结香港基金总干事黄元山称,大部分用地位于生态敏感地、部分缺乏道路前往,认为不适合用作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