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私家车及货车量增四成半 泊位仅升9%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私家车数量持续增加,但泊位增幅未能追上,令本地泊位短缺。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3日)出席立法会会议时表示,过去10年私家车及客货车数量急升45%,增至61.6万辆,但同期两类车辆泊位仅增9%,至67.5万个。至于,商用车辆泊位,他更指由于部分短期租约停车场,收回作长远发展,所以泊位下跌5%。
陈帆于立法会回应议员质询,指截至2018年12月底,全港有78.4万领有牌照的车辆,当中约八成为私家车及客货车。他续称,过去10年间,两类车辆由42.4万辆增加至61.6万辆,上升约45%;惟同期供两类车辆使用的泊车位,仅由61.8万个增加至67.5万个,即增约9%。
货车及非专营巴士泊位跌 因收回部分短期租约停车场
至于商用车辆,如货车及非专营巴士,陈帆表示在过去10年,由7.54万辆,下跌至7.31万辆,少约3%;而同期供商用车辆使用的泊位,亦由约4.9万个,下降5%,至约4.7万多个。陈帆解释,由于部分短期租约停车场,需收回作长远发展,故有泊位减少。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表示,虽然认同政府计划兴建地下智能停车场,但认为始终需时兴建,他追问政府在停车场落成前,有何纾缓泊位的措施,又批评政府未有为长远泊车位数量设目标,感到失望。
陈帆预计将增2204个泊车位
陈帆表示,预计2019年可增512个及1,692个分别由政府及私人营运的泊车位,当中包括85个电单车、2,095个私家车,及24个商用车辆泊车位。他估计,兴建智能停车场的时间,会较传统多层停车场短,可更快为市民提供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