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𩠌难】租金贵卫生差难煮好𩠌 㓥房户多菜少肉19蚊𩠌分三餐食
衣食住行是平民日常烦恼,全港21万名㓥房户除了担心租金,还要为三餐奔波,有组织跟十个㓥房户街坊做研究,发现这些生活在面积一百呎左右的家庭,不只“瞓唔安”,还会“食唔落”。因为种种限制,㓥房师奶们大多少煮较贵肉类,有时一餐分几次食,省钱多买罐头食品而摄取过多油盐和防腐剂;环境挤迫也令煮食变成苦差。街坊郑小姐(Lily)示范以手作砧板,以饭煲蒸煮豆腐鱼腩,这一味盛惠19元的𩠌,她说:“够食两至三餐了。”
摄影:蔡正邦
有街坊说儿子喜欢煎苦瓜猪肉,发育又需要蛋白质,但肉贵,她便买四块麻雀般大的肉煎香,一个月只会吃两次。
租金占收入六成 街坊一𩠌分三餐食
自从母亲过世,40多岁的Lily搬到长沙湾一个90呎左右的㓥房单位居住,单位月租5,000元,占她的收入约一半,水电费约300元。母亲去世,也失去她那部分的福利补贴,为了节省生活开支,她每天限制自己以50元解决三餐,方法是放工后买快餐店20元下午茶餐充作晚餐吃,或者到街市买“放工价”十蚊三兜的𩠌菜,研究员何海棠形容:“大部分是甩头甩尾的菜。”
Lily示范蒸煮豆腐鱼腩,她先以手掌为砧板切开豆腐,之后用少许豆豉为鱼腩调味,便把𩠌菜放入小小的多功能电饭煲蒸煮。“这样可以吃两至三餐了。”因为空间狭小,Lily煮食时转身也难,自然不敢购置太多用具,主要以较安全的电磁炉和电饭煲煮食,曾经有其他街坊因不小心撞跌食材和砧板,弄伤脚掌。
不只Lily,关注基层住屋联席找来十位㓥房主妇,要为家人预备三餐的她们,如何利用狭小空间和有限金钱煮出𩠌菜?何海棠说,研究发现租金最多占街坊收入六成,为了省钱,他们多买菜少买肉,平均每天每名家庭成员花40元买食物。“有街坊说儿子喜欢煎苦瓜猪肉,发育又需要蛋白质,但肉贵,她便买四块麻雀般大的肉煎香,一个月只会吃两次。”
被滥收水电唯有悭电 卫生差致肚痛
除了食材要悭,煮食方式也因水电费用而有所调节,因有㓥房业主滥收水电费,街坊大多想尽办法悭水悭电,比如不用雪柜,只风干食物;用电饭煲余温温热汤水,或重用煮肉热水烚菜。所有受访者指被业主滥收水电费,一度电费1.3至1.7元,一度水费10至17元,“每度电被多收几毫子。”关注基层住屋联席组织干事任真说。
我家的四只窗只是装饰,一打开窗会好多蚊虫。邻居单位很杂乱,不时有曱甴出没。因为不通风,房间发霉,厨房渗水。
煮食环境也影响他们的煮食习惯和意欲,㓥房缺窗,空气难以流通,虫蚁亦多。有受访者的单位本有500呎,被业主一㓥六房,每单位面积不足100呎。“我家的四只窗只是装饰,一打开窗会好多蚊虫。邻居单位很杂乱,不时有曱甴出没。因为不通风,房间发霉,厨房渗水,我已报销几件衣服,最后用优惠买了人生第一部抽湿机。”Lily说。
任真估计不少街坊因为厨厕合一,影响饮食卫生,导致他们一个月至少两次肚痛或肠胃炎发作。为了保持家居卫生,街坊往往要费时费力清洁,像Lily入住该单位约七个月,已经花费600元购置消毒用具。
高脂肪肉类对健康有坏影响,街坊可以吃多点瘦肉,冰鲜的也可以。另外,罐头食品太多油浸或含防腐剂,即使是天然的盐,也不应过分摄取。
营养师:过量食罐头食品或高脂肪肉不理想
资深营养师潘慧德认为街坊多因工具所限蒸煮食物,大致算饮食健康。不过受价钱所限,街坊多买近骨、带高脂肪或皮的排骨、鸡翼,或方便贮存、常有折扣优惠的罐头食品。“高脂肪肉类对健康有坏影响,街坊可以吃多点瘦肉,冰鲜的也可以。另外,罐头食品太多油浸或含防腐剂,即使是天然的盐,也不应过分摄取。”
因为少吃新鲜肉类多吃腌制食品,或一餐分几份吃,“饮食的质和量都不理想。当街坊进食份量少,很容易又想吃重口味或饱肚食物,但买便宜的食材或快餐,往往又是摆放太耐的食物。”潘慧德说。
或者有人认为租金昂贵,工时冗长,还怎样顾及饮食?潘慧德认为注重饮食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并会影响人的精神。“大家辛苦工作后回家,都会想吃一顿好𩠌菜。一餐好的饭菜可以减压,补充营养。”她说,受限电费的街坊每天只能慢火煮食,其实每天清一色的𩠌菜也会降低食欲。
等公屋的过程中,接受了自己要跟㓥房共存,改变不到环境唯有改变心态。
等公屋五年至妈妈去世 跌入单身册再等
住得不好,食也不好,如何生活下去?Lily性格乐观,她说:“花点创意,一半时间吃健康点,其余时间吃快餐。”但问题回到根本,㓥房环境恶劣且租金昂贵,导致健康饮食被牺牲,“等公屋的过程中,接受了自己要跟㓥房共存,改变不到环境唯有改变心态。”
Lily早于2013年与母亲轮候“天伦乐”公屋单位,等了足足五年,但早前母亲去世,她指跌入单身轮候册后与房署沟通,知道自己并无被额外加分,“我估计要再等五年,总共等十年才有机会上楼。”
政府本来承诺三年上楼,我们两人一直默默等,但妈妈等不及就去世了。
为了公屋,她选择了一份较低收入的文职工作,然而公屋等不到,租金一直加,轮候够三年后也没有相应的N无津贴。她淡淡道:“政府本来承诺三年上楼,我们两人一直默默等,但妈妈等不及就去世了。我现在一个人,吃不多,饮食不算大问题。只是觉得政策对单身的人很不公平。”根据房委会数字,截至2018年12月底有150,200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117,400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5年。
关注组织:租津租管之外,政府应增建公屋
“基层㓥房户煮食跟他们现时面对的问题相关。”任真认为,今次研究反映居于㓥房的街坊面对空间狭小、卫生恶劣、被滥收电费和防火安全等问题,短期急需政府以租金津贴、N无津贴及租务管制加以援助,松绑街坊的食用使费。“节省一、两千元可以买𩠌。”
近日财政预算案提出拨款20亿元建过渡性房屋,任真指现时社福界推测只能建成4,000至5,000个单位,远远未能解决现时众多㓥房户需要,“20亿元在重大房屋需要面前是杯水车薪。”他们建议至少要建成约一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长远而言是增建公屋,为基层提供合宜生活居所。“我的理想厨房很简单,起码不要再渗水。”Lily无奈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