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挨通宵一晚DNA断裂率、损伤大增 或增加患癌风险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学医学院麻醉学系最新研究显示,只要少睡一晚,体内的DNA断裂率会增加,同时影响DNA修复能力,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研究收集了两组共49名医生的血液样本,其中一组医生平均年龄28岁,不时需要“On call”熬夜工作,研究发现这一组医生比起不用“On call”的医生,DNA断裂率高出30%,而一夜无眠过后,DNA的损伤会再增加25%。
研究报告指出,DNA断裂及修复能力下降,可引致基因不稳定及细胞死亡,若出现DNA末端不当连接,更是致癌基因变异的基础。
港大医学院最新刊登于医学杂志的《Anaesthesia》的研究,是首次针对年轻成人的睡眠研究,港大医学院连续4个月收集来自港岛东及港岛西联网两间医院、共49个健康的全职医生的血液样本,当中24人平均年龄28.04岁,每月需5至6次“on call”,即在正常下班时间后,由傍晚至翌日早上需当值,连续工作逾30小时,大部份医生每次当值时只得2至4小时睡眠;另外对照组的25人则无需通宵当值,平均年龄33.88岁。
研究团队发现,需on call的医生体内的DNA断裂率较对照组高30%,其DNA的修复基因亦较低,即修复能力受影响,修复基因下降往往与肿瘤出现率有关。若有一晚不能睡眠,其DNA损伤进一步增加25%。研究报告指出,DNA修复失败有可能导致基因组不稳及细胞死亡,若令DNA末端不当地连接,或会令致癌基因变异。
研究报告又提及,过去已有不同研究结果发现,睡眠时间少于5至6小时,与慢性疾病的风险相关,今次研究则提供生物证据,证明缺乏睡眠会影响年轻人的DNA修复能力,但仍需更进一步研究评估DNA损伤与慢性疾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