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花车】小学生大改造 轮椅变身“十六座小巴”
放学后的小学校舍传出小孩玩得兴奋的尖叫声,几个学生推动着两辆轮椅,在礼堂内高速冲刺、转弯,再向前冲,连带坐在轮椅上的同学,亦因此而感到兴奋。跑了两个圈,推轮椅和辆椅上的学生转换角色,再度在礼堂中奔驰。玩耍一番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刚刚还是“玩具”的两辆轮椅“合体”,变成一辆“十六座小巴”。这“小巴”是为了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举办的“花辘Look嘉年华”准备的轮椅花车,巡游中展示的花车不止是由伤残人士设计,更有不同的企业、团体参与,而这群学生就读的德萃小学便是其中一间。摄影:郑子峰
轮椅和健全学生距离似近又远,虽然在街上见过有需要使用轮椅的人,但真正接触这工具的机会少之又少。问及学生们到看到轮椅时会否敢坐在上面,“我敢坐!”同学们齐声回应后,就读四年级的萧湘说:“因为我们会行得很累。”累了就可以轮椅代步,说完她和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觉得他们见到轮椅已经很高兴了,因为他们很喜欢车。”看见学生们玩得如此兴奋,负责带领他们装饰轮椅的罗老师如此说。看着学生们面对轮椅时的动作、好奇的反应,罗老师估计他们没怎么接触过这工具:“他们也有疑问,平时车会有方向盘,但轮椅没有,该如何转圈呢?”
在这份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在制作轮椅花车时都显得兴致勃勃,罗老师说希望他们可从中了解到轮椅结构之余,亦可理解举办花车巡游的原因:“希望用一个有趣的设计,令刚尝试用轮椅的人士更容易接受,也希望轮椅可以成为一件更有创意的东西。”
访问当日,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下称路向)副主席柳冕到学校与学生们交流心得,当问到他们坐在轮椅上的感觉时,学生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说起话来,“很舒服,像一辆车般,很快。”、“到时他坐在轮椅上面,她是揸车。”、“我识揸车!”打开了话匣子、熟络了以后,学生们开始对他使用的电动轮椅产生兴趣,甚至和他来了场比赛,看是电动轮椅快,还是学生们推的轮椅快。
学生对轮椅的印象正面,但柳冕说这种想法在健全人士中,尚未算普及。“今次我们有部分轮椅让健全人士试坐,他们都有点芥蒂,觉得‘好人好姐’,没理由要坐轮椅。”对一般人来说,轮椅往往和“伤残”二字捆梆在一起,他说路向这次的活动正正希望改变这种思想,向大众展示轮椅不单是伤残人士的代步工具,健全人士亦可使用,甚至可以将之当成玩具。
一个人带头装饰轮椅,在世人眼中可能是标奇立异,但柳冕认为,当一大群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变得普遍,就如戴眼镜一样。他说:“好像要戴眼镜的人,眼镜也可以装饰,你不会歧视人戴眼镜,我们坐轮椅也希望他们以同样角度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