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由学习伙伴变梦魇 学童也要争合理工时
学童功课压力沉重问题近年备受关注,教育局曾修改《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及发出《家课与测验指引》改善。有学校试行“零家课”政策,亦有学校尝试将下午课堂改为导修课;当然也有学校一成不变,全部课堂继续用于教学。眼见子女蒙受沉重作业压力,有家长直接向教育局投诉,要求“合理工时应该由小朋友开始”。回归初心,究竟功课是协助儿童学习的教育手段,还是已异化为让孩子望而生畏的成长梦魇呢?有学童在转校前后,疑因功课及压力问题,令其性格大变,而且家长与学校理解后,亦解决不了问题,家长认为有功课是正常的,惟“合理工时应该由小朋友开始”。
蔡先生的儿子Brian正读小四。原先居于北区的蔡先生,约两年前获编配沙田区公屋,考虑到交通因素,因此在搬家的同时,安排儿子转到沙田区一间小学就读,“考虑到儿子本身的成绩属中下游,我特地选了程度相若的学校。”
岂料转校后,Brian功课量明显较以往多、完成功课时间较以往长,就连考试成绩亦较以往为差。成绩欠佳,常见做法是延长温习时间、多做练习,但蔡先生认为需要平衡温习、休息及玩乐时间,于是安排儿子到补习社做功课及温习,并和儿子约法三章,“在补习社努力完成功课及温习,回到家便可以休息、玩游戏。即使最后未能完成或赶不及温习,回家后也应该休息,不再温习!”
小四生:做不完 但却要做
可惜事与愿违,Brian每日由出门上学至返回家中,前后共10小时。蔡先生坦言,儿子每天早上6时多起身出门上学,最早也要晚上7时才从补习社归家,用膳、梳洗后已接近9时,余下可供玩乐放松的时间并不多:“学校有功课辅导班,但要付费参加,所以宁愿在外面上,功课量多及需要温习默书的话,往往8时半才能离开补习社。”
为何希望儿子可以轻松学习之余,又安排儿子补习?蔡先生解释,报学校的功课辅导班,放学后便要一直留校,但外面的补习班可以先回家,更衣、吃下午茶补充体力,休息一下再努力。“早点完成,亦可早点回家。”
然而,爸爸的苦心似乎未收到效果。Brian的兴趣似乎不是学习,而是烹饪,面对记者虽然感到陌生,但他会主动走到厨房,拿亲自下厨的成果给记者品尝,更紧张地提示爸爸:“火不能太大!要细点!细点!”数分钟后,他捧着食材走出客厅,轻声地说,“鲍鱼是烹饪比赛中获得的。”他又大方地分享自己最爱吃的甜品和教记者玩陀螺。
不过,当话题回到功课上,被问及学校生活或功课时,Brian左顾右盼,又或低下头玩弄着手上的玩具回避问题。直至临别前,他才慢慢抛下一句:“好多,做不完,但都要继续做。”回答过后,随即用平板电脑播放最爱的《多啦A梦》卡通,邀请记者一起观看,仿佛要用最快的时间摆脱功课的“魔咒”。
原来眼前的Brian已与转校前变得不一样。以往Brian常常分享学校生活,亦不介意别人翻看他的功课,但转校以后,他习惯将书包放在床尾的玩具堆中,亦拒绝让家人整理书包。
蔡先生忆述,儿子从前热爱上学,即使生病亦要求上学,因为课堂有分组活动,他不希望错过。蔡先生拿出Brian过去的成绩表,指儿子在旧校成绩虽未算标青,总算科科合格;惟搬屋转校后,变得有多科不合格,虽然两校考试程度未必一致,但蔡先生强调,“功课应该可以增长小朋友的知识,启发他们的思维及分析能力,做一些可以提升小朋友学习兴趣的功课,如果太死板,只会令小朋友抗拒,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蔡先生表示,从儿子补习老师口中得知,同校其他班级学生的功课量,亦较同区其他学校为多,并非儿子刻意拖延。
家长少向教局投诉功课过量
眼看儿子劳累及对上学失去热情,蔡先生在Brian小二转校初期,曾向班主任反映情况,当时学校认为需要给时间让小朋友适应新校园,惟问题未有随时日过去而减轻。功课压力在Brian升上三年级后更甚:“他默书不高分,但其实有小聪明,陀螺的名全都记到。”
蔡先生形容,同校其他学童亦遇到同一问题,但家长甚少公开向教育局投诉校方:“家教会不只一个候选成员以减少功课量做政纲,不只一人指出功课压力大……但始终小朋友在学校上学,担心对小朋友有影响,所以部分有两个小朋友的家长,选择让大的在原校读,小的特别安排到其他学校就读。”
蔡先生称,从儿子及同级学生口中得悉,校方曾要求学生在校内做TSA练习,他批评校方令原来让小朋友做功课的“导修课”名存实亡,而课程内的补充及练习并未减少,反变成功课,令功课压力更见沉重,就连长假期亦忙着做功课:“半个假期都在清功课!”
Brian就读的天主教圣华学校课程主任郑志伟回应记者查询时承认,Brian爸爸曾经向校方反映问题,校方亦多次就事件与其会面,并安排调适功课量。郑志伟透露,校方从家教会及家长对功课量的意见,老师经讨论后,约两至三年前已逐步更改功课模式,除了减少抄写次数外,更将部分练习整合浓缩,中英文科默书一般隔周进行,避免学生一周内需要默书两次。
功课量方面,郑志伟老师承认校方并没有就功课设定上或下限,但建议老师在参考其他科目的功课量后,再给予合理数量的功课,一般而言,每科每日不会多于两份功课,且每份的数量不会过多。为了减轻学生压力,校方更将每周两至三堂的导修课,增至每日一堂,“每日有25分钟导修课,让同学在学校做功课,部分班别更会安排两名老师照顾同学。”据他了解,现时校内大多数家长均认同学校的家课政策,重申校方会继续聆听家长意见,完善功课安排。
蔡先生强调,自己并非要求零功课,“有功课是正常的,小四开始要迎接中学,但要令他们有兴趣学习。”他认真地说,“合理工时应该由小朋友开始”,建议功课及温习应该是大部分同学可以在一至两小时内完成。
上文节录自第133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0月15日)《功课由学习伙伴变梦魇 学童也要争合理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