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政府倾向公私营合作释出土地 料设双重把关机制审批
撰文: 梁焕敏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于下周三(10日)出台,料重点著墨于土地供应。根据《经济日报》报道,政府倾向以公私营合作释出土地供应,并构思设双重把关机制,除独立委员会外,亦有政府部门参与审批,而公私营房屋比例亦设有弹性。
根据《经济日报》报道指,构思中的公私营合作模式,将由发展商提出发展计划,证明当中有明显的公众利益,如拨出一部分单位作公营房屋,此外,审批机构会采用双重把关机制,并将会设立独立委员会,模式与土地及建设咨询委员会类同,同时亦会有政府部门参与关于补地价等审批工作。
在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提出的18个选项中,以公私营合作新界农地能够最快释放土地供应。目前,发展商手上持有的新界农地至少1,000公顷,专责小组估计,透过公私营合作机制,可以在短中期及中长期分别释放150公顷及300公顷土地。经过专责小组的初步观察报告,便建议政府就公私营合作提出一个公平、公开和透明的机制以作社会讨论。
另外,《南华早报》报道指,新一份的施政报告将提出开发新界私人农地,以解释短期土地供应需求,当中将会以公私营合作,承诺将大部分新土地用于公营资助房屋当中。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明白到大众希望会有更资助房屋。但由于调整需时,在调整公私营房屋比例时,要小心考虑,担心过渡时期会可能影响逾20万名㓥房及板间房住户要“挨贵租”。此外,黄远辉提到,“土地大辩论”公众咨询结束后,现时共收到6.5万份书面建议、2.8万份问卷调查及3千个电话访问意见,现时正作数据分析,望能尽快得出大部份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