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胶樽垃圾可乐品牌占最多 环团:唔走塑,点会“可乐”?
早前的一场台风,大批海洋垃圾随海浪涌上岸,当中包括陈年汽水胶樽,再次引起社会对海洋塑胶垃圾的关注。环团绿惜地球早前在14场净滩行动检获的垃圾胶樽中,发现繁体字类别中,可口可乐公司旗下品牌的饮品胶樽占最多,平均每4个胶樽,就有1个属于可乐品牌。
绿惜地球环境倡议总监朱汉强指,今年初检获1988年汉城奥运纪念版的可口可乐胶樽,在台风山竹袭港后又发现本港最早期的1.25公升雪碧胶樽,更讽刺是樽身印有“No Deposit No Return(毋须按樽、毋须回樽)”字句,直言“唔走塑,点会可乐?”他期望可口可乐公司订立减少依赖塑胶容器走塑目标及履行回收责任。
绿惜地球早前进行“短命胶”饮品胶樽品牌调查,在6月至9月先后进行14场净滩行动(包括西贡枕头洲、大屿山水口、南丫岛、沙头角、垃圾湾、东平洲等),检获1404个繁体字品牌胶樽中,属于可口可乐品牌的胶樽最多(占23.4%),包括可乐系列、雪碧、飞雪、果粒橙、水动乐、玉泉、健康工房等,其次是维他(21%)及Cool清凉水(11.4%)。
绿惜地球引述2017年太古饮料可持续发展报告,发现其20种饮料品牌,生产量达316.4亿公升,即一年间平均每人会饮约210杯可乐系饮品。
他认为,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全球饮品业的龙头,理应带头加快减塑进程,包括订立减少依赖塑胶容器的走塑目标,积极考虑推出斟饮代替实体包装的产品、转用玻璃或可多次使用的容器,以及应用更多rPET(循环塑胶物料),又建议统一容器物料,以及带头推出进取的业内回收计划和承诺回收的废胶樽,不会运往发展中地区处理,防止污染转移。
可口可乐公司回复指,今年初重整可持续包装的全球策略,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每使用一个包装,协助回收一个樽及罐装产品(不限品牌)作循环再用,也会将投入市场的所有包装尽可能回收及循环再用,寻找新突破使用更多循环再造物料,包括使用可回收再用的玻璃樽丶铝罐丶现调机饮料丶再生塑胶樽丶轻量樽等。
本港胶樽回收率极低 生产者责任制“等到蚊瞓”
本港胶樽回收率在2016年只有8.5%,绿惜地球早前分析了全球25个实施胶樽按樽制国家或城市的回收表现,发现平均回收率达73%,而德国、挪威、荷兰和亚洲的南韩等国家,回收率均达到95%。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在今年6月引述顾问报告,指政府可考虑引入按樽制,提供现金回赠等经济诱因,鼓励市民回收饮品胶樽,但朱汉强坦言要等到该生产者责任计划出台,“等到蚊瞓”。
朱汉强指,由多个饮料制造商、零售商、环保团体及回收业界组成一次性饮品包装工作小组,去年委托独立顾问就一次性饮品的弃置及回收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范围涵盖针对原材料进口、生产、包装、分销以至出售的措施,预告将在11月推出针对所有即弃饮品容器的民间顾问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