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区・深水埗】年轻一代用背囊、豆花、扎作、旅舍推陈出新
深水埗,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满布旧式的唐楼和五光十色街道之中,潜藏著充满朝气的新活力。年轻的新一代,渐渐扎根于此并茁壮成长,为这个旧区注入不同创意,如自制背囊配饰、承传推广街头小食、具“香港味道”的青年旅舍、及新派纸扎祭品。
香港旅游发展局今(10日)起展开“香港・大城小区—深水埗”推广项目。
Doughnut由深水埗扎根 及后冲出国际
“香港制造”的本地背囊和配件品牌Doughnut,由任永锵(Rex)和郑冠文(Steven)于修读大学时创立,其后品牌扎根深水埗,在福华街一间地舖开设旗舰店,经过多年发展,已在香港设有四间门市,商品更远销台湾、菲律宾和欧洲,而顾客多来自亚洲地区,如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任永锵表示:“你可以说我们是毋惧风险,敢于在深水埗创业的第一批先锋。”
任永锵喜欢在深水埗的不同布料摊档,搜罗心水材料。他说:“现在许多人喜欢自制手工艺品。”时代转变,传统商户也配合转变经营模式,他续指:“贩卖布料的公司,以往喜欢一次过订购大量布料的大订单,但现时也乐于接受每次只订购一、两幅布的小订单。”如今的深水埗大南街,亦有皮具专家阿里皮艺和Brothers Leathercraft,及艺术空间Form Society加入推广潮流。
家庭式经营公和荳品厂 紧密的美食社群
公和荳品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豆腐食品和制品厂,早于1960年代于深水埗北河街经营,目前第五代当家正是苏意霞,其父母于1997年接手店舖,并保留所有传统食谱和营运方式。
苏意霞曾于摩根大通和高盛两家投资银行工作,及后随著家人年纪渐长, 她决然离开金融业,接掌家族生意,并希望将豆品制作工艺发扬光大。她表示:“过往许多传统香港工艺都逐渐失传,原因是后继无人。但我们选择坚持下来,更不断得到传媒和网民支持,令我们的店舖一直受到注目。”
公和的招牌豆腐花向来深受欢迎,苏意霞透露,至今仍保持手磨古法制作豆腐花,将大豆磨成浆,经过隔渣等多重工序,需时11至13小时,“所以我们的豆腐花豆味浓郁,尤其热食时,会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豆香。”
“云吞面”既是地道美食 亦是背包客旅舍
位于荔枝角道一幢11层高唐楼的Wontonmeen(云吞面)旅舍,以地道美食“云吞面”命名,向旅客提供租金实惠的落脚处。业主蔡佩儿是室内建筑师,因希望祖父兴建的楼宇可继续造福深水埗社群,她便把该楼层化身为方便背包客入住的旅舍,并融入四周朴实无华的环境,拓展新用处。
Wontonmeen旅舍设计十分特别,结合现代大学宿舍和充满老香港特色的公共空间,四周摆设许多古董,例如邮箱、街灯和相片等,配上天花和墙壁悬挂的装饰,充满怀旧气息。
蔡佩儿认为,香港未有很多为背包客而设的有趣住宿设施,故想利用这家旅舍来回馈街坊、旅客等。她表示:“我们会不时举行社区工作坊,让有需要的小孩砌唐楼模型。我们希望向小孩介绍唐楼,让他们认识有关历史,以及为唐楼感到自豪的原因。”
与时并进的纸扎祭品
制作纸扎祭品的手艺已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福荣街的一间不太起眼的小店“宝华扎作”,便是专门制作拜祭之用的纸扎祭品。店主欧阳秉志(阿志)毕业后,从父亲手上接掌这间数十年历史的店舖。为开拓客源,阿志制作与时下潮流相关的纸扎工艺品,“我将制作后的纸制滑板车和机械狗,挂在店面,吸引了传媒注意,于是订单接踵而来。”
阿志会制作各种特色纸扎制品,如钓鱼杆、鸡翼汤面等,度身订造的产品无一难到他。阿志表示,制作产品时会先上网搜集资料,及后制作试验品,成功后才正式做纸扎品交货,“因为最后会化为灰烬,每次出货前我都会拍照留念。”阿志的部分作品曾在海外艺廊展出,包括希腊雅典的The Breeder,被视为瑰丽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