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科普】夏日预防登革热 监控白纹伊蚊全赖诱蚊产卵器?
撰文: 香港天文台
出版:更新:
(原文取自天文台网页,大小标题、引言及内文,经过香港01编辑修订)
过去 30 年,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肆虐,超过100个国家,25亿人的健康受到威胁,估计每年近2万人死于登革热病及相关的出血性登革热病。登革热在东南亚很多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印尼、越南及菲律宾等已成为一种疫症。
登革热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通传染病,主要经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其中白纹伊蚊是香港常见的蚊虫之一。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在香港57个地区放置诱蚊产卵器以监察白纹伊蚊的滋生情况。诱蚊产卵器早在1969年美国白纹伊蚊教育计划及1979年马来西亚对槟榔岛白纹伊蚊的数量和分布研究上使用。诱蚊产卵器﹙图一﹚已普遍地应用于全球各地机场对白纹伊蚊的监控计划上。
在某一地区内,把收集到蚊卵、幼虫或蛹的诱蚊产卵器数目除以于该区收回之诱蚊产卵器总数目再乘以100%,就是诱蚊产卵器指数(图二)。指数的高低可显示白纹伊蚊在该区为患的情况。政府就各区录得的诱蚊产卵器指数向公众公布,以提高公众对蚊患的警觉性及推动公众参与防蚊灭蚊行动。
使用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在打鼓岭收集的资料,天文台和食物环境卫生署建立了一个诱蚊产卵器指数天气模型,利用放置诱蚊产卵器之前15天的实测总雨量及气温,再输入预测安放诱蚊产卵器期间7天的平均气温,便可预测诱蚊产卵器指数水平,因应预测的指数水平的高低而作出相应的防治蚊患措施及行动。此外,在收回诱蚊产卵器后,亦可从模型计算及测量的诱蚊产卵器指数的差别,评估在放置诱蚊产卵器前所采取的防治蚊患措施及行动的成效。
原文:天气与白纹伊蚊的生长
作者:香港天文台莫庆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