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减塑】民间组织推塑胶“懒人包” 教大家做“分塑”达人

撰文: 李智智
出版:更新:

近年流行“减塑”,惟市民对回收塑胶废料的认知有限,有民间回收组织推出回收塑胶的“懒人包”,以港人经常使用和弃置的物品,并附韩文回收标签,教育市民分辨不同的胶料类别,及正确回收方法。大家知不知道回收胶樽前有甚么重要步骤?

民间回收组织“荃湾不是垃圾站”最近在网上发布回收塑胶懒人包,详列不同胶类特征,教育市民分辨该机构回收的1、2、4至7号胶,以及回收注意事项。该组织向《香港01》称,制作分类图的构思主要参考元朗“不是垃圾站”,希望可以协助巿民知道不同胶制品的用料,又强调图片只是概括分类,“有时同一种物品,但因来自不同生产商,所用的物料亦可能不同”。负责人举例称,透明鸡蛋盒有机会由1号或4号胶制造,当无标明时,就要凭不同胶类特征分辨,故建议市民前来一同研究,“唔好怕丑、怕麻烦!”

至于为何该组织不回收3号胶,即聚氯乙烯(PVC)?“荃湾不是垃圾站”称,由于PVC胶燃烧时会有毒素,惟香港未有机器能安全回收此号胶类,冀带出有关污染问题,令市民思考到底应否购买或使用含PVC胶的产品。

据“懒人包”指出,所有塑胶物品回收前需干净、干爽,并移除包装纸和贴纸。就分类方面,1号胶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常见用于水樽、胶杯,樽底有一个凹入的大圆点;2号胶,高密度聚乙烯(HDPE),常见用品为洗衣液、衣物柔顺剂、洗发水、枧液的胶樽,樽底中间及樽身有一条横接口。两类胶回收前,需分开盖、包装纸和樽身。

1号胶及2号胶回收注意事项。(“荃湾不是垃圾站”图片)

4号胶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常见于背心胶袋、纸巾袋、生果网、泡泡纸,拉开时有弹性,摔胶袋时会“索索”声;而5号胶为聚丙烯(PP),常见于豆浆樽、樽盖、全透明袋,对折时有明显白痕、裂口清晰,摔胶袋时声音清脆。

4号胶及5号胶回收注意事项。(“荃湾不是垃圾站”图片)

6号胶为聚苯乙烯(PS),常见于CD盒、益力多樽、发泡胶、半透明杯盖,餐具一屈即断,对折后白痕扩散式散开;7号为其他塑胶,如用于光碟、亚加力胶、PC胶和树脂餐具等混合物料塑胶。

6号胶及7号胶回收注意事项。(“荃湾不是垃圾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