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学业压力、朋辈欺凌致患思觉失调 中六生抗病魔续奋战
下周一开学,一众学生收拾心情准备上学,同时亦有一群精神病学童与病魔奋战,抵受情绪压力,再次迎接新学年。18岁阿楠(化名)就读传统名校,初中成绩名列前茅,是父母师长眼中的“乖乖女”、“好学生”。
但成绩亮丽的背后,她承受母亲厚重的期望,中三已参观中大及港大医学院;又遭受朋辈严重排挤欺凌,最终患上思觉失调达4年。她如今仍走在康复路上,坚持积极面对病魔,未曾轻言放弃,寄语同路人或受情绪困扰的学生振作,“生命仲有好多地方可以掌握,有问题就谂计仔去解决!”
(学童精神健康报道,三之一)
学业自我要求高 母盼读医成才
九月为中六生的阿楠,性格纯善,自小是父母师长眼中的“乖乖女”,就读传统名校,初中首三年考全级首十名。阿楠形容自己非常著紧学业成绩,因此经常自我催谷,平日课后亦无参与课外活动,只会做功课备课;假日亦只会堆头苦干温习,目标考到优异成绩,故中一、中二时压力特别沉重。
“妈妈好强调我系一个好需要读书嘅人”
她坦言,学业压力部份亦源自母亲的期望,“妈妈好强调我系一个好需要读书嘅人,我考得好佢会好自豪。”陪伴访问的母亲听毕后谓,一直认为女儿是读书材料,学业上能应付自如,故不认为自己加诸特别大的期望。
但母亲理所当然的想法,女儿却感受到无形的压力。阿楠忆述,中三时妈妈已一早带她去中大及港大医学院开放日参观,期盼她入读医科,但当时她未肯定有能力修读。她笑称,“系咪好癫呀?”
被同学排挤 内心郁结难向父母尽情倾诉
不过,即使学业攀上高位,阿楠直言未有感到快乐,学业或许只是一种慰藉,“学业系我唯一可以证明自己价值嘅地方,冇咗学业我乜都唔系。”她说,自小五起在校内遭受朋辈排挤欺凌,中三下学期,她试过在班房内被同学故意踢脚致倒地,擦损身体,事后需要缝针。她指,同学当时见到伤势,随即大声嘲笑,令她感到惊慌与徬徨。
在校内长期处于被孤立,令她感到十分困扰,内心感到自卑及无助,但内心郁结却难以向父母启齿,欠缺支援。此后,她每晚开始难以入睡,脑内经常角色扮演与同学的对话,“我希望揾一个最完美嘅答案,改善同学嘅关系。”
同学取笑我都叫同我讲紧嘢,但最差嘅日子可以一句都冇。
失眠一个月 中三下学期确诊早期思觉失调
整整失眠一个月后,阿楠突然有日体力不支晕倒,入院后被转介至精神科医生,诊断出有早期思觉失调症,须服药治疗。她坦言,虽然对患病感到惊讶,但接受自己的病情。而服药后改善幻听情况,不过令她经常感到疲倦,减低学习动力,成绩一落千丈,全级排名跌出一百名以外。
学业不再“标青”,朋辈关系未见改善,这种力不重心的感觉,阿楠说,有时会感到气结,故高中时每星期会缺课一至两天,“好想逃避返学,喺屋企休息。”
但在康复路上,她努力鼓励自己勿放弃,在接受辅导的过程中,学会调节自己对学业的期望,假日放低书本,行山放松心情,“依家尽量去应考,尽量去读,有尽过力就得。”她于过去一年重读中五,希望给予自己充裕时间学习,以应考明年的中学文凭试。
生命仲有好多地方可以掌握,有问题就谂计仔去解决。
面对学童压力爆煲:“生命好多地方可掌握”
下周一开学,阿楠笑言,暑假时学校已频密安排补课,早已适应开学节奏。她表示,留意到近年学童情绪压力爆煲,她寄语同路人不要轻言放弃生命,必要时及早就医,接受治疗。康复过程或许漫长,但黑中有光,也会终于见光,“生命仲有好多地方可以掌握,有问题就谂计仔去解决。”
社工:以往精神病讲座“难打正旗号”入校园
两年前的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检讨报告中指,有超过9成自杀者生前患有一种或多种精神病,但在本地仅有近两成的学童自杀者生前被确诊,相信部份个案潜藏精神健康问题。
香港神托会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主任梁舜华指,中心早年主力为15岁至20几岁的年轻人提供精神病诊症及辅导服务,近年察觉学童压力及情绪问题增加,故已降低服务对象年龄层至11岁,希望及早识别及介入治疗。
梁姑娘坦言,学童压力来源包括多方面,例如学业、朋辈及家庭关系问题,中心早在十几年前希望到校提供有关精神病的教育讲座及活动,希望适时为有需要学生提供情绪支援。
不过,她表示,当年接触的大部份学校均负面标签精神病的预防工作,对之均拒诸门外,“学校觉得校园一定要系好靓嘅环境,好嘅读书气氛,同学系和谐相处。”故中心即使能入校举办活动,亦难以“打正旗号”,她笑言:“唔可以讲情绪健康,你要包装成为正向心理,提升正能量等。”
现时一年可举办60次学校讲座
直至近3年爆发学童自杀问题,大众关注学生精神健康支援,才令学校认识及面对问题。她指,现时可顺利入校,一年会举办约60次学校讲座,亦由以往仅收到医管局转介的学生精神病患个案,到目前新增社区及学校转介,形容是一大进步。
新学期开始,梁姑娘提醒,学生须重新应付学业挑战,升中者要适应新环境,认为学校与家长均须加紧留意学生情绪状况,若出现情绪波动、学习动机大减、容易感到焦虑等征兆,宜及早介入,并寻找适切服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