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逾7成康文署设施提供雨伞胶袋 环团:减废措施只是空谈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每逢下雨天,不难发现垃圾桶塞满大量雨伞胶袋。原来除了商场会不吝啬地派这类“短命”胶袋,政府机构也带头做“大嘥鬼”。环保团体绿领行动调查发现,超过7成康文署场地派发雨伞胶袋,包括公共图书馆、体育馆、表演场地等,而派发与否没有统一准则,故斥责康文署带头浪费,鼓吹市民使用雨伞胶袋。

叶翠雯(左二)认为,政府部门若要响应环保署“揼少啲悭多啲”口号,应带头减少使用雨伞胶袋。(劳敏仪摄)

绿领行动在今年7月13日至8月10日实地调查 103 个开放予公众人士进出及使用的政府设施,包括83个由康文署管辖的文康设施,例如体育馆、公共图书馆、综合大楼、表演场地、博物馆及康乐大楼,以及20个由政府产业署管辖的办公大楼,例如政府合署,了解其派发雨伞胶袋的情况。

调查发现,康文署设施中,有72%(则60个设施)派发雨伞胶袋;但政府产业署辖下的物业,只有胡忠大厦派发雨伞胶袋。

绿领行动调查发现,康文署场地中,有72%派发雨伞胶袋,十分浪费。(劳敏仪摄)

康文署只有10间设施放置雨伞胶袋回收箱

绿领行动发现,康文署由2009年推行塑胶购物袋环保征费计划,每年于环境报告中表示会“认真检讨在下雨日子为市民提供雨伞袋的需要。在有需要提供雨伞袋时,我们亦因应情况设置了塑胶回收箱妥善收集用后的雨伞袋作循环再造之用”,其后康文署在本周一(20日)回复绿领行动查询时指,“部分场地会设置雨伞胶袋回收箱”,但调查中的设施,只有10间放置回收箱,绿领行动对此表示失望。

此外,调查发现,在60个有提供雨伞胶袋的场地中,香港电影资料馆由职员主动派发或要求进场人士使用;而在上述场地中,99%场地不但没有相关告示提醒公众善用或重用胶袋,部分反而有告示要求市民使用雨伞胶袋,例如沙田大会堂及大埔体育馆。

绿领行动建议政府物业可设置雨遮架。(资料图片)

康文署派雨伞胶袋没有统一标准

至于这些政府场地是否“派袋”有道?调查发现,康文署场地中,有29个设施使用较容易造成湿滑的“云石”地面材质,当中有24个会提供雨伞胶袋,有5个则没有,而使用不容易造成湿滑材质地面(例如麻石、水泥、磁砖、地毡)的设施也是部分提供雨伞胶袋。此外,无论是出入口在露天或室内的体育馆或图书馆,也是部分提供雨伞胶袋,绿领行动认为康文署“派袋”没有统一标准,“派袋”决定与地面材质及地理位置未必有直接关系。

绿领行动助理项目经理叶翠雯认为,政府部门若要响应环保署“揼少啲悭多啲”口号,应带头减少使用雨伞胶袋,多使用地面吹风机、地毡、雨伞除水机等,以及增派清洁工人清理地面积水。她指,政府各部门应配合环保署推行的环境政策,整体社会才有望达成政府所订立环境目标,而康文署必须履行其环境报告上的承诺,为每个文康设施认真独立考虑派发雨伞胶袋的需要,该团体明日会将有关调查报告提交康文署及环境局,再决定后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