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走塑”减用雨伞袋  惟市民主动索取 甚至回收箱当垃圾桶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每逢雨季,不难看见街道垃圾桶涌现大量即弃“短命”雨伞胶袋,情况极不环保。为减雨伞胶袋使用量,有商场向顾客提供雨伞除水器,以及回收雨伞袋重用,然而市民旧习难除,仍会主动向商场索雨伞胶袋;亦有人误当回收雨 伞袋的箱为垃圾箱,以致商场原先冀达至“一个雨伞胶袋都不用”的目标,在两年过去只能减少7%。有私人屋苑物业管理公司则索性不采购雨伞胶袋,利用旧横额,缝制成可循环再用的雨伞袋,供住户借用。

为鼓励物业管理公司减少派发及使用雨伞胶袋,绿领行动推出“减少使用/派发,雨伞胶袋审核认证计划”。(张雅婷摄)

环保团体绿领行动去年8月发表的调查发现,近九成物业都会于雨天提供即弃雨伞胶袋,单单一个雨季,就已使用逾1,400万个雨伞胶袋。一年过去,情况可有改善?

葵芳新都会广场两年减用7%雨伞胶袋

由启胜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位于葵芳的新都会广场早于两年前开始减少顾客对雨伞胶袋的依赖,包括提供三部雨伞除水器、回收雨伞袋重用、让顾客寄存雨伞等等,两年间,商场雨伞胶袋的使用量减少7%。

启胜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高级物业及设施经理黄维光(右二)坦言港人已习惯使用雨伞胶袋,但商场会尽量提供更多选择,鼓励市民减用雨伞胶袋。(张雅婷摄)

顾客主动索雨伞胶袋 商场无奈提供

事实上,广场原先冀达至“一个雨伞胶袋都不用”的目标,然而启胜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高级物业及设施经理黄维光慨叹,即使不提供雨伞胶袋,顾客仍会主动索取,因此,商场无可避免要继续提供;他又指,即使商场摆放雨伞袋回收箱,但有市民却误以为回收雨伞袋的箱是垃圾箱,投放饮品等废物,污染所有雨伞袋。黄维光解释,推出多项措施,因商场期望顾客知悉有其他环保选择,然而,港人已习惯使用雨伞胶袋,他希望透过上述代替品逐步改变市民习惯。

不过,他亦承认7%的减幅是一个起步点,未必再短短两三年内有大改变,但商场的终极目标仍是一个雨伞胶袋都不用。

雨伞袋由旧横额升级再造,物尽其用。(张雅婷摄)

除了商场积极“走塑”,位于何文田的屋苑“天铸”亦于今年6月开始,利用旧横额缝制成100个可循环再用的雨伞袋,供住户借用,使用率高达七成。

负责管理的超卓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高级主任吴伟杰指,计划的目的是希望提醒住户外出时除了携带雨伞,亦要自备可重复使用的雨伞袋。未来亦会打算利用破损的铁马套制成雨伞袋,尽量物尽其用。

+2

参与“走塑”活动 有商场一年减订14万个胶袋

为鼓励物业管理公司减少派发及使用雨伞胶袋,绿领行动推出“减少使用/派发,雨伞胶袋审核认证计划”。“天铸”和新都会商场都是参与计划的物业之一。绿领行动项目主任罗紫乔透露,有不愿具名的商场一年间减少14万个胶袋订购量,亦有商场可减少六至七成的订购量。罗紫乔赞扬有关物业管理公司主动为环保出力,期望市民亦可改变习惯,停用雨伞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