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力墙”隔绝荃荟小店 被困商户月底上街促拆墙

撰文: 蔡正邦 曾向铨
出版:更新:
荃荟一期一楼的小店业主昨日(5月6日)聚集在砖墙之下抗议。(蔡正邦摄)

荃湾荃荟商场一楼有一道砖墙,墙的一边摆了几张胶椅,坐着几位小店业主。他们并非不用看舖,只不过是人流实在稀疏。因为不少客源,都被背后一道墙隔绝。他们连日来背靠砖墙抗议,不满它隔绝了生计,也阻碍消防救援。曾有商户病发,据称救护员被砖墙挡住,乱了去路,商户最后不治。

业主曾向政府部门投诉,但部门指砖墙由大厦公契规管,应由法团处理;业主在法团管理委员会提出拆墙,但法团过半数成员,属于商场的大业主,即长实旗下的置富产业信托,最终未能拆墙。

商场一、二场之间,本来没有这道“力墙”,一切从1998年,百佳进驻后开始。通道被“封墙”后,逾半成商户受影响,人流减少,更不时有地产商向他们“问价”,劝他们卖舖,但众商户均坚决不卖。小商户近日作绝地反击,本月底将在区内游行,挑战他们口中封路霸道的地产霸权。

荃荟力“墙”事件曝光后,管理公司马上派人用围板封墙。(蔡正邦摄)

商户不断声讨的砖墙,其位置原本是公共通道,接通商场的一、二期,并各有扶手电梯,可到地下。商场的一期大部分由个体小商户拥有业权,而百佳超市现处的商场二期,业权属置富产业信托。

据商户忆述,百佳约在1998年进驻商场后,用砖墙封了连接一、二期的通道。顾客若想从一期走到二期,就要从砖墙旁的百佳入口穿过,早期更只是只准入不准出,即市民只可从位于一期的小商户范围,走进位于第二期的百佳。但市民若身处商场第二期的百佳,就不能走进第一期的小商店光顾,大大影响一期的人流,直至2016年才改为可以进出。

砖墙旁边原有一条消防通道,但自萨利亚餐厅营业后,防烟门就被上锁。(蔡正邦摄)

商场一期的小业主早已不满人流减少,加上砖墙另一旁本来是消防通道,却被划成舖位租予萨莉亚餐厅,防烟门更被上锁,变成掘头巷。小业主忍无可忍,向各政府部门投诉,并要求法团清拆砖墙,还原公共通道。

陈恒镔:置富将商场变成“死场”

去年曾帮助小业主的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曾向政府反应意见,屋宇署与消防处已要求置富在公共通道重置一道消防闸。地政署确认砖墙原属公共地方,现时被用作商业用途,但指出问题应由法团处理,“(砖墙)有无占用公共空间,需要法团去土审(土地审裁处)攞法律意见,但大业主占法团超过一半,好难推得(法团)郁。”

置富相关业主:间隔合符法例

陈恒镔批评,大业主为了赚到尽,将商场一分为二,令一期变成“死场”,“大业主控制住所有嘢……只揾一啲决定唔到嘢嘅人回应佢哋,根本无意思。”而置富透过其中一名业主“Quick Switch Limited”发声明指,荃荟及相连的商场有多个出入口通道,通道及间隔出入口设计符合法例及消防等规定。

芳姐指常有地产商问她“几钱先肯卖”。(蔡正邦摄)

早前有传媒报道,2014年时因楼层“有出无入”,救护员被墙壁挡了去路,延迟救援及送院,终致导致商户东主“卿姐”失救死亡。与卿姐份属友好的芳姐,于1994年以70万买入现时舖位。她指近年不时有不肯“开名”的地产商向她问价,她回应“一千万你买唔买?”地产商还价“200万得唔得?”。芳姐坚持不卖。

我系“最强铁钉户”和“抗战小旋风”!坚决不卖
旅行社商户薛生

“最强钉子户”:你打我唔低,我又赢你唔倒

另一户坚持不卖的旅行社东主薛生,他的舖位刚巧对正百佳后门墙,门外贴上抗收购标语,自称“最强钉子户”。他指间中有管理员向他问价,“500万卖唔卖?”,薛生指尽管“每日望墙”都坚决不卖,又指商户和地产商的关系现处于“你打我唔低,我又赢你唔倒”状态。

薛生经营的旅行社门外贴满示威标语。(蔡正邦摄)

对于双方关系僵持,有经营超过20年的冲印店东主张先生扬言“唔明白点解要咁做”,又指“想收购又唔开价”。据商户说法,荃荟的大业主置富产业信托董事常不回复。张先生批评置富“唔肯沟通”,希望双方能真正解决现时“唔清唔楚”状态,能“开番条路”予众商户。

工党赵恩来:长实看中舖位商机

不过,协助小商户抗争的工党社区干事赵恩来指,置富已收购商场三百多个业权,又分批出售部分店舖予空壳公司,以霸占法团委员会过半席位。长实看中商场附近工厦将会发展,潜藏商机,遂有连串动作。商户在商场内贴满“豺狼当道 民不聊生”、“封路霸道 无赖账地产商”、“霸占公地 公义何在”等标语,并表示会在本月31日,游行到荃湾政府合署抗议,要求“拆墙”。

赵恩来(右)指大业主置富将部位舖位出售予空壳公司,务求霸团委员会过半席位。(蔡正邦摄)